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以德报怨"曾经号称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之一。虽然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包括日本,对于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总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藐视,但我们对于这一美德的身体力行,可是有目共睹的。比如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惨痛创伤,之后中国的领袖们大手一挥,不索一分钱赔偿。据说当初日本全国上下对中国人的"以德报怨"感激涕零,曾发誓日中友好,永不再战云云。
遗憾的是,才两代人的功夫,又是参拜靖国神社,又是否认南京大屠杀,又是强占钓鱼岛。"以德报怨"成了肉包子打狗。西方帝国主义也不但没有受到我们的道德感化,还依然"亡我之心不死",总是"对我国内政说三道四",真是吃亏不讨好,扫兴之极。
"以德报怨"因此名声就不大好了,但它并未就此消失,而象遗传病毒一样依然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血液中,影响着我们的处世哲学。能以德报怨的人还是会受崇拜,反之则会被讥之为"斤斤计较",不够"宽容大度"。当然,这一点也正如其他的传统美德一样,施行之中于人于己都有个双重标准。正如相声大师郭德纲所抱怨:周围很多人笑他不能容忍怨谤,可一旦你少给他们一分钱,就一个个气得恨不能自宫。
洋鬼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思议之处,往往简单地归结于儒家传统。惜乎"西学东渐"之后,连中国人自己也跟着起哄。一说起"以德报怨"的失败,就照例将其诊断为儒家思想之"毒害"。因而也就象其他许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一样,照例南辕北辙。
其实对于"以德报怨",儒家思想是坚决的反对派,早在孔子时代就有清楚的立场。《论语-宪问》中记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当即以一句反问指出其逻辑上的缺陷:“Then….何以报德?”-如果以德报怨,那么对有恩于己的人又将如何报答呢?
耐人寻味的是,历代儒学门徒,甚至包括叛逆的玄学人士,态度皆与孔子不约而同。南宋理学家朱熹就认为:“以德报怨”的结果是“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这很好理解,以德报怨"等于对施怨者变相鼓励,同时对施惠者也不公平,而且最终导致善恶是非不再有清晰的界限。难怪南朝梁代皇侃在他的玄学经典《论语义疏》中干脆明说:“以德报怨”,"是取怨之道也"。可谓入木三分。这些论断,后来也基本上都被历史事实所验证了。
那么,这样一条既不合逻辑,又无法实现的"美德",何以在中国深入人心,积习难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搞清楚谁是它的原创。追本溯源,它的发明人原来是老子。语出《老子.恩始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乍看起来这一发现似乎算不上什么。《老子》本来就是一部崇尚自然超脱的哲学,他既主张"无为","不争",那么"报怨以德"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的确,古今《老子》的读者,普遍为它超越现实的形而上学所倾倒。尤其汉末以后"老庄"并列,为魏晋名士的浪漫自由主义思潮提供了"体任自然"的土壤,开启了一代玄学之风。不能否认,《老子》文字中丰富的哲理性,激发了思想者对抽象哲学的灵感。甚至今天还有人称之为先秦时代唯一够得上哲学标准的思想。但更不能忽视的是,另一方面老子又是道教的始祖,被求仙炼药,装神弄鬼的方士们奉为神明。
正因为《老子》的玄妙,从任何角度去挖掘它的字面意义,都会发现不同的利用价值。由于历代思想淘金者们的精心粉饰,老子真实的本来面目被深深地掩盖了。要想还原其面目,正如理解任何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一样,须臾不可忘记它出生的历史环境。《老子》思想正是先秦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时代的产物。直到汉初发展成熟,为统治阶级奉为政治宝典,而大行其道。它既不可能真心地主张消极无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思辩哲学。
《老子》中的确处处表现出无争和忍让的超然态度-"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但假如明了《老子》"正言若反"的独特表达方式,就知道这些话完全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与儒家的"让"稍做对比,即可一窥端倪。儒家讲"谦让","礼让",但这种"让"有原则-即"礼"与"仁"。于礼当让则让,于礼不合的则"当仁不让"。而老子的"忍让"看不出任何原则,却隐藏着强烈的目的性。这就是:“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这就是老子辩证逻辑的独到之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反者道之动"。试看“为无为而无不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夫唯不争,是以不去"等语,明眼人都知道:"无为"、"不争","外其身"的超脱,不过是掩藏真实动机,以麻痹对手和观众,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无不为",为了"存身","不去"。
这不能不令人想起另一部先秦诸子中的名著《孙子兵法》的一句话:"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一言以蔽之,"兵者,诡道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遗憾的是,才两代人的功夫,又是参拜靖国神社,又是否认南京大屠杀,又是强占钓鱼岛。"以德报怨"成了肉包子打狗。西方帝国主义也不但没有受到我们的道德感化,还依然"亡我之心不死",总是"对我国内政说三道四",真是吃亏不讨好,扫兴之极。
"以德报怨"因此名声就不大好了,但它并未就此消失,而象遗传病毒一样依然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血液中,影响着我们的处世哲学。能以德报怨的人还是会受崇拜,反之则会被讥之为"斤斤计较",不够"宽容大度"。当然,这一点也正如其他的传统美德一样,施行之中于人于己都有个双重标准。正如相声大师郭德纲所抱怨:周围很多人笑他不能容忍怨谤,可一旦你少给他们一分钱,就一个个气得恨不能自宫。
洋鬼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思议之处,往往简单地归结于儒家传统。惜乎"西学东渐"之后,连中国人自己也跟着起哄。一说起"以德报怨"的失败,就照例将其诊断为儒家思想之"毒害"。因而也就象其他许多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一样,照例南辕北辙。
其实对于"以德报怨",儒家思想是坚决的反对派,早在孔子时代就有清楚的立场。《论语-宪问》中记载,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孔子当即以一句反问指出其逻辑上的缺陷:“Then….何以报德?”-如果以德报怨,那么对有恩于己的人又将如何报答呢?
耐人寻味的是,历代儒学门徒,甚至包括叛逆的玄学人士,态度皆与孔子不约而同。南宋理学家朱熹就认为:“以德报怨”的结果是“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这很好理解,以德报怨"等于对施怨者变相鼓励,同时对施惠者也不公平,而且最终导致善恶是非不再有清晰的界限。难怪南朝梁代皇侃在他的玄学经典《论语义疏》中干脆明说:“以德报怨”,"是取怨之道也"。可谓入木三分。这些论断,后来也基本上都被历史事实所验证了。
那么,这样一条既不合逻辑,又无法实现的"美德",何以在中国深入人心,积习难改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搞清楚谁是它的原创。追本溯源,它的发明人原来是老子。语出《老子.恩始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乍看起来这一发现似乎算不上什么。《老子》本来就是一部崇尚自然超脱的哲学,他既主张"无为","不争",那么"报怨以德"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的确,古今《老子》的读者,普遍为它超越现实的形而上学所倾倒。尤其汉末以后"老庄"并列,为魏晋名士的浪漫自由主义思潮提供了"体任自然"的土壤,开启了一代玄学之风。不能否认,《老子》文字中丰富的哲理性,激发了思想者对抽象哲学的灵感。甚至今天还有人称之为先秦时代唯一够得上哲学标准的思想。但更不能忽视的是,另一方面老子又是道教的始祖,被求仙炼药,装神弄鬼的方士们奉为神明。
正因为《老子》的玄妙,从任何角度去挖掘它的字面意义,都会发现不同的利用价值。由于历代思想淘金者们的精心粉饰,老子真实的本来面目被深深地掩盖了。要想还原其面目,正如理解任何一种古代哲学思想一样,须臾不可忘记它出生的历史环境。《老子》思想正是先秦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时代的产物。直到汉初发展成熟,为统治阶级奉为政治宝典,而大行其道。它既不可能真心地主张消极无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思辩哲学。
《老子》中的确处处表现出无争和忍让的超然态度-"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但假如明了《老子》"正言若反"的独特表达方式,就知道这些话完全不能从字面意义去理解。与儒家的"让"稍做对比,即可一窥端倪。儒家讲"谦让","礼让",但这种"让"有原则-即"礼"与"仁"。于礼当让则让,于礼不合的则"当仁不让"。而老子的"忍让"看不出任何原则,却隐藏着强烈的目的性。这就是:“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这就是老子辩证逻辑的独到之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反者道之动"。试看“为无为而无不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夫唯不争,是以不去"等语,明眼人都知道:"无为"、"不争","外其身"的超脱,不过是掩藏真实动机,以麻痹对手和观众,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无不为",为了"存身","不去"。
这不能不令人想起另一部先秦诸子中的名著《孙子兵法》的一句话:"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一言以蔽之,"兵者,诡道也"。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