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吴冠中:京城何处访珍藏
征服者拿破仑想将“最后的晚餐”搬到巴黎去,但工程师们没有迁移圣·玛利教堂壁画的本领,米兰幸而保留了达·芬奇的杰作遗迹。
巴黎确乎占有了全世界的无数艺术珍品,从古希腊、古罗马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一直到我们的汉、魏石雕佛头及敦煌绘画。巴黎的众多艺术博物馆铸造了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如果法兰西在国富民强的时期并未重视珍藏艺术品并建立博物馆,钱在奢糜的享受中白白花掉了,法国早便失去了她在世界上的独特魅力,今天的法国人该咒骂他们的老祖宗。
先进国家都懂得这生命攸关的民族魂问题,都在竞争中建立权威性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权威大学,市民、旅游者、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及学者们都来此学习,研究,毋须门票。发达国家博物馆的经费也并不充足,大都也靠社会赞助。不少巨富者并不沉湎于吃喝嫖赌,而大力收藏稀世的艺术珍品,为什么稀世珍品能
拍卖到天价,这在西方人眼里是必然的。最后藏家将毕生的珍藏甚至世代的珍藏全部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往往为之辟专室陈列。我们上海新建的博物馆也已开了捐赠陈列室,令人欣慰。
50年代的北京黄沙扑面,四合院挤着四合院,都没有枣树高,只故宫显得很高大。我的印象中,故宫是惟一有绘画陈列的博物馆,惟一的绘画馆中陈列一些明清作品,精品不多,唐、宋作品每年要等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展出一个月。着眼于欣赏艺术珍藏的角度看北京,寂寞呵,寂寞!
五十年换了人间,我天天骑自行车往返的街道都不见了,今日出门,高楼大厦,难寻故址旧踪。80年代末我返巴黎写生,想起要画那个最大的菜市场,因学生时代曾参观过那大菜市场,热闹、鲜活、血色鲜红的整只大牛悬挂空中,十分入画。但我再也找不到30年前的旧菜场了,经打听,已拆除,就在旧基地上建立了蓬皮杜文化中心。
北京的旧基地上建立的新楼数量已不亚于西方现代城市,这些名为××城、××广场的庞然巨物大都是商场,商场与商场面貌相仿,内部肠肺亦相仿,相仿的货物前顾客日益稀少,大概娱乐行业夜间火红,那就不得而知了。
早期建筑的中国美术馆当时是惟一的,几十年来她仍属惟一。名为美术馆,实际功能是展览馆,忙于展出任务,不属于长期陈列珍藏的美术馆。偌大的中国,偌大的首都北京,居然没有一座陈列美术珍藏的国家现代美术馆。商业大楼一个比一个长得快,长得高,就是美术馆不生不长,因为尚未怀孕。
德育不能替代美育,美育却影响着德育。人民审美力的提高主要靠艺术品的薰陶。薰陶,是经常性的潜移默化,非速成班所能奏效。
无可否认,发达国家的众多艺术博物馆培育了人民的素质及审美品味,欣赏美术作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享受。几乎所有的儿童都爱画画,但我们已往的中、小学教学中,美术最不受重视,大学更与美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的高级知识分子,及自孙中山以来的不少领导人中,对美术感兴趣的似乎不多,只蔡元培是近代史中惟一的美育倡导人。
今日情况有变,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由李政道等科学家的呼吁并作出实践,国家已重视美育教学。但美育教学只在课室里进行是无效的,必须看,眼见为真,要到美术博物馆看作品,珍品。但呼吁了多年的美术博物馆,依然前途茫茫,倒是外地大城市不断出现新馆,令首都人自愧。中国人穷惯了,曾经将欣赏艺术认为是奢侈,看戏不就是额外消费吗,欣赏美术就更非必要了。
一群群洋人随旅游团来北京,被导游领着看故宫,看长城,看颐和园,他们中不少人失望了,要去西安。外国领导人来中国访问,公事毕,一般都被安排去参观长城,惟有蓬皮杜总统提出要看云冈。周恩来总理亲自陪他去了云冈,并感慨地说,靠蓬皮杜的福,他第一次瞻仰了云冈的雕刻。
汉唐盛世,国富民强,那时代永远消逝了,但留下了文化艺术,中华民族的骄傲就在于祖先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美术如何如何,好在哪里,如何感人,要看作品。到中国首都能随时看到中国历代的美术精品吗,不能,不仅古代的不能,近现代的也没有,要看中国的极品往往须到外国去看。到巴黎看不到塞尚,到西班牙看不到戈雅或毕加索,到荷兰看不到林布朗或梵高,人们能谅解吗?
而到北京确是找不到林风眠、齐白石、潘天寿、石鲁……无奈之中,有些作者或其家属在本人生前或死后建立自己作品的陈列馆,这些个人力量建立的小庙或家庙,其困难当可想见。国家必须建立大庙,其间包容各
个有代表性的名家陈列室。梧桐树高凤凰来,如果建成了馆,谅来许多杰出作者或藏家都会无偿奉献自己的精品,不仅近现代的、古代的、外国的也会引进,路德维希不就已经捐赠了一批优秀藏品吗。
应该建立多少美术博物馆才适应北京的需要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品位?卢浮宫和奥塞博物馆前经常排长队的现象,希望也能传染到北京来。最近北京香山植物园里建成了热带植物园,耗资巨大,门票50元,游人不少。偏偏没有人想开发人们对美术享受的矿源,广大人民的审美神经一直处于冬眠中,不知何时被唤醒?!
希腊政府多次通过外交途径向英国交涉,想索回大英博物馆中的希腊雕刻,当然不得结果。他们的家庙、国宝被陈列在伦敦,子孙想收回是常情,常理。但从另一角度看,正因展出于大英博物馆及卢浮宫等重要场所,古希腊的艺术被全世界人们所瞻仰。同理,印象派的作品因大量流失外国,反倒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宣扬。艺术作品的交流,比保守在各自的国度里,起到更大的积极作用。
最近偶到古玩城看看,里面公然标售名家假书画,触目惊心,不堪看,无人管。有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书画家们提案关于书画市场赝品泛滥的严重情况,呼吁积极整顿。有记者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我答无话可说,记者报道我哀莫大于心死。一场“炮打司令部”的官司拖了我3年,使我感到“官司”近乎“陷阱”,十二分明显的政治历史铁证,毋须识别作品真伪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官司竟如此艰难,最后虽胜了,惨胜,胜了仍未能完全执行判决。
这场首例假画官司曾闹得沸沸扬扬,结局如此,令制、售假画者窃喜,客观效果上是给假画开了绿灯。今假书画成灾,因堤坝已溃,救灾难矣!灾还是要救,灾淹没了中国人,淹没了外国旅游者,抹黑了文明古国。
我不知有关部门将部署怎样的救灾方案,但根本问题是不见真品,人们无从参照。不识货,货比货,当全部都是假货时,倒应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调侃语了。如果我们的美术馆长年陈列着诸名家的珍品,人们随时观摩欣赏,熟悉其风格水平,则伪劣者无处藏身,或成过街老鼠了。书画作伪的社会基础是美盲多。
当国外的行家们来到首都北京,见到书画市场处处展现伪劣赝品,但,却,没有陈列真品的美术馆,北京之耻,民族之耻!!!
2000-05-18 光明日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征服者拿破仑想将“最后的晚餐”搬到巴黎去,但工程师们没有迁移圣·玛利教堂壁画的本领,米兰幸而保留了达·芬奇的杰作遗迹。
巴黎确乎占有了全世界的无数艺术珍品,从古希腊、古罗马及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一直到我们的汉、魏石雕佛头及敦煌绘画。巴黎的众多艺术博物馆铸造了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如果法兰西在国富民强的时期并未重视珍藏艺术品并建立博物馆,钱在奢糜的享受中白白花掉了,法国早便失去了她在世界上的独特魅力,今天的法国人该咒骂他们的老祖宗。
先进国家都懂得这生命攸关的民族魂问题,都在竞争中建立权威性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权威大学,市民、旅游者、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及学者们都来此学习,研究,毋须门票。发达国家博物馆的经费也并不充足,大都也靠社会赞助。不少巨富者并不沉湎于吃喝嫖赌,而大力收藏稀世的艺术珍品,为什么稀世珍品能
拍卖到天价,这在西方人眼里是必然的。最后藏家将毕生的珍藏甚至世代的珍藏全部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往往为之辟专室陈列。我们上海新建的博物馆也已开了捐赠陈列室,令人欣慰。
50年代的北京黄沙扑面,四合院挤着四合院,都没有枣树高,只故宫显得很高大。我的印象中,故宫是惟一有绘画陈列的博物馆,惟一的绘画馆中陈列一些明清作品,精品不多,唐、宋作品每年要等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展出一个月。着眼于欣赏艺术珍藏的角度看北京,寂寞呵,寂寞!
五十年换了人间,我天天骑自行车往返的街道都不见了,今日出门,高楼大厦,难寻故址旧踪。80年代末我返巴黎写生,想起要画那个最大的菜市场,因学生时代曾参观过那大菜市场,热闹、鲜活、血色鲜红的整只大牛悬挂空中,十分入画。但我再也找不到30年前的旧菜场了,经打听,已拆除,就在旧基地上建立了蓬皮杜文化中心。
北京的旧基地上建立的新楼数量已不亚于西方现代城市,这些名为××城、××广场的庞然巨物大都是商场,商场与商场面貌相仿,内部肠肺亦相仿,相仿的货物前顾客日益稀少,大概娱乐行业夜间火红,那就不得而知了。
早期建筑的中国美术馆当时是惟一的,几十年来她仍属惟一。名为美术馆,实际功能是展览馆,忙于展出任务,不属于长期陈列珍藏的美术馆。偌大的中国,偌大的首都北京,居然没有一座陈列美术珍藏的国家现代美术馆。商业大楼一个比一个长得快,长得高,就是美术馆不生不长,因为尚未怀孕。
德育不能替代美育,美育却影响着德育。人民审美力的提高主要靠艺术品的薰陶。薰陶,是经常性的潜移默化,非速成班所能奏效。
无可否认,发达国家的众多艺术博物馆培育了人民的素质及审美品味,欣赏美术作品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享受。几乎所有的儿童都爱画画,但我们已往的中、小学教学中,美术最不受重视,大学更与美术风马牛不相及。我们的高级知识分子,及自孙中山以来的不少领导人中,对美术感兴趣的似乎不多,只蔡元培是近代史中惟一的美育倡导人。
今日情况有变,强调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由李政道等科学家的呼吁并作出实践,国家已重视美育教学。但美育教学只在课室里进行是无效的,必须看,眼见为真,要到美术博物馆看作品,珍品。但呼吁了多年的美术博物馆,依然前途茫茫,倒是外地大城市不断出现新馆,令首都人自愧。中国人穷惯了,曾经将欣赏艺术认为是奢侈,看戏不就是额外消费吗,欣赏美术就更非必要了。
一群群洋人随旅游团来北京,被导游领着看故宫,看长城,看颐和园,他们中不少人失望了,要去西安。外国领导人来中国访问,公事毕,一般都被安排去参观长城,惟有蓬皮杜总统提出要看云冈。周恩来总理亲自陪他去了云冈,并感慨地说,靠蓬皮杜的福,他第一次瞻仰了云冈的雕刻。
汉唐盛世,国富民强,那时代永远消逝了,但留下了文化艺术,中华民族的骄傲就在于祖先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美术如何如何,好在哪里,如何感人,要看作品。到中国首都能随时看到中国历代的美术精品吗,不能,不仅古代的不能,近现代的也没有,要看中国的极品往往须到外国去看。到巴黎看不到塞尚,到西班牙看不到戈雅或毕加索,到荷兰看不到林布朗或梵高,人们能谅解吗?
而到北京确是找不到林风眠、齐白石、潘天寿、石鲁……无奈之中,有些作者或其家属在本人生前或死后建立自己作品的陈列馆,这些个人力量建立的小庙或家庙,其困难当可想见。国家必须建立大庙,其间包容各
个有代表性的名家陈列室。梧桐树高凤凰来,如果建成了馆,谅来许多杰出作者或藏家都会无偿奉献自己的精品,不仅近现代的、古代的、外国的也会引进,路德维希不就已经捐赠了一批优秀藏品吗。
应该建立多少美术博物馆才适应北京的需要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品位?卢浮宫和奥塞博物馆前经常排长队的现象,希望也能传染到北京来。最近北京香山植物园里建成了热带植物园,耗资巨大,门票50元,游人不少。偏偏没有人想开发人们对美术享受的矿源,广大人民的审美神经一直处于冬眠中,不知何时被唤醒?!
希腊政府多次通过外交途径向英国交涉,想索回大英博物馆中的希腊雕刻,当然不得结果。他们的家庙、国宝被陈列在伦敦,子孙想收回是常情,常理。但从另一角度看,正因展出于大英博物馆及卢浮宫等重要场所,古希腊的艺术被全世界人们所瞻仰。同理,印象派的作品因大量流失外国,反倒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宣扬。艺术作品的交流,比保守在各自的国度里,起到更大的积极作用。
最近偶到古玩城看看,里面公然标售名家假书画,触目惊心,不堪看,无人管。有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的书画家们提案关于书画市场赝品泛滥的严重情况,呼吁积极整顿。有记者电话征求我的意见,我答无话可说,记者报道我哀莫大于心死。一场“炮打司令部”的官司拖了我3年,使我感到“官司”近乎“陷阱”,十二分明显的政治历史铁证,毋须识别作品真伪的专业知识,这样的官司竟如此艰难,最后虽胜了,惨胜,胜了仍未能完全执行判决。
这场首例假画官司曾闹得沸沸扬扬,结局如此,令制、售假画者窃喜,客观效果上是给假画开了绿灯。今假书画成灾,因堤坝已溃,救灾难矣!灾还是要救,灾淹没了中国人,淹没了外国旅游者,抹黑了文明古国。
我不知有关部门将部署怎样的救灾方案,但根本问题是不见真品,人们无从参照。不识货,货比货,当全部都是假货时,倒应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调侃语了。如果我们的美术馆长年陈列着诸名家的珍品,人们随时观摩欣赏,熟悉其风格水平,则伪劣者无处藏身,或成过街老鼠了。书画作伪的社会基础是美盲多。
当国外的行家们来到首都北京,见到书画市场处处展现伪劣赝品,但,却,没有陈列真品的美术馆,北京之耻,民族之耻!!!
2000-05-18 光明日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