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革命大杀器:《扬州十日记》的真相与真伪
作者:金满楼
辛亥革命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革命党人的反满宣传,而其中最为成功的,
莫过于揭发清初屠杀暴行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册子对激发汉人的怒火帮助极大。从目前留下的各种辛亥回忆录来看,《扬州十日记》这样的小册子在革命党或者倾向于革命的年轻人中间传播极广,有的革命党在授算术课时甚至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为习题,问屠一次屠多少人,杀一日杀多少人,三屠与十日,得数若干等,大多数参与其事的革命者在回忆辛亥革命时都自承,其最初的革命动因均与这两本小册子有关。
从实效上来说,“三民主义”固然是革命纲领,但远不如《扬州十日记》这样的宣传材料来得更给力,而就宣传效果而言,受众越是年轻,就越容易受到影响,如邹容在其所著《革命军》中坦然直承:“吾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吾读未尽,吾几不知流涕之自出也”;1907年安庆起义的领导者熊成基出身官宦家庭,原为纨绔子弟,读《扬州十日记》后流泪不止,遂与革命党人柏文蔚订交而后致力于革命;16岁的安徽少年张汇滔,性本倜傥,不喜词章之学,偶读《扬州十日记》后感愤泣下,后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志士;如此例子,举不胜举。
民国名记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追忆:“我们那时候,大家对於种族革命,似很热烈。上海有章太炎等在那里鼓吹,苏州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然而一派自命新派的文人,亦常常以排满为革命先驱。清初文字之狱,最为酷烈,此刻则许多禁书,都在上海出版了,什么《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等书,读之使人心痛,使人发指”。
革命小册子在湖北新军中流传尤广,革命党人朱恃三在1903年的日记中记载:“冬日初三日。今日下午,无聊甚,与袁君至东门郑宅,借回新书十余种,皆革命杂志也。如《新广东》、《浙江潮》各两册,又《扬州十日记》一册,《嘉定屠城记》一册”,他看完后“终夜未寝,恨豫酋南下,杀戮汉人如此之酷,反清革命,心不能忘”。
据朱恃三的回忆,革命党人进入军营后,“暗以种种方法,循诱新军,以粗浅的小说文字,如唱词之《猛回头》、《警世钟》、《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使其愤怒报仇之心,而坚其反清革命之念。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在五路小学以及文武普通、湖堂,都是用这个办法。几个高等学堂中的学生,将粗浅的小册子阅后,即转送别人(小学或私塾学生)。当时虽说禁革命书报,尚不甚严,各县学堂也无向官厅告密的”。
同为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江炳灵也回忆说,“当时革命刊物很多,但为免麻烦,多由口头宣传。宣传内容,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太平天国檄文中‘忍令上国衣冠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之句,也时常引用。……刘成禺、蓝天蔚、程明超等在日本刊行《湖北学生界》杂志,输入内地,湖北军、学各界,大受其影响。《孔孟心肝》、《扬州十日记》等,为军中正课外经常读物”。
南方新军中流传《扬州十日记》等小册子时,北洋军中也在暗中传播。时为北洋兵士的冯玉祥在回忆录里清楚的记得,“有一天工兵营排长孙谏声到房里来,我正在看曾文正公家书,他就很不高兴地说:‘你还想当忠臣孝子吗?’我说:‘当忠臣孝子难道不好不成?’他说:‘当孝子,我不反对;当忠臣我可不赞成!’又说,‘等一会儿,我拿两本书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的话不错了。’他把两本书拿来,一本是《嘉定屠城记》,一本是《扬州十日记》。记得他给我这两本书的时候,神色上很有些不寻常,他向四周巡视了一会儿,才从腰里掏出书来。送给了我以后,很郑重地和我说:‘没人的时候,你再拿出来看,千万不要叫别人看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据冯玉祥自述,他在看完之后震动极大,“关于满清种族上的怨仇,以前我虽然知道一些,但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满清入关的时候,虐杀汉人的种种事实,我是丝毫都不知道的。等我看完这两本血泪写成的书,我出了一身冷汗。闭起眼来,看见靼子们残酷狰狞的面目,听见数百万鸡犬不如的汉人的惨号,不由我咬牙切齿,誓志要报仇雪恨,恢复种族的自由。”
《扬州十日记》给年轻的革命党人留下了极为深刻而沉痛的印象,武昌起义前夕被捕的革命党人彭楚藩在临刑前索笔书供:“鞑虏入关,残暴已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各省驻防,残民以逞。使我炎黄华裔,皮骨仅存”;与彭楚藩等人一同被捕的革命党人牟鸿勋(两湖书院学生)在审讯时大呼:“我所读的,是《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与清初文字狱中遭杀身灭祖的吕留良、戴名世的著作。清廷虐待汉族,对读书人杀得尤惨,兴汉灭清,是我的素志!”
在这种激愤的情绪下,就连保皇派骨干、大才子梁启超也在与革命党人的论战中承认:“每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未尝不热血溢涌”;“屠城、屠邑皆后世民贼之所为,读《扬州十日记》尤令人发指眦裂,故知此杀戮世界非急以公法维之,人类几乎息矣。”
《扬州十日记》只是一本八千余字的小册子,但它对辛亥革命的鼓动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这本“功勋著作”本身就充满了神秘,究竟是谁创作了这本书、书中描写是否属实、它又是怎样被发现及传播的,这一切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据陈天华在《狮子吼》中所说,“当时有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这本清初即写就的小册子在之后两百多年中籍籍无名,但离奇的是,它一直静静的躺在日本图书馆中等待着清末留日学生的无意发现,然后革命党“印了输入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由此,很多人怀疑这本小册子与日本人有潜在的关系,甚至就是出于日本人的阴谋或是伪造——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自承,1897年他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主持湖南时务学堂时,曾向学生宣扬民权思想,抨击科举失政,并“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结果学生们在年关放假回家后,“把课堂讲义出示给亲友们看,整个湖南瞬间哗然。”湖南士绅一向守旧,在王先谦、叶德辉等人纠劾下,梁启超等人被迫离开湖南北上,但北京的变法也很快宣告失败,梁启超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化装进入日本使馆避难。营救梁启超的并非他人,正如赫赫有名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宗方小太郎1884年即来到中国,此人精通汉语,通晓中国文化,在甲午战争中对母国贡献颇大,《扬州十日记》的重出江湖并大行其道是否与之有所瓜葛,尚不得而知。
晚清以降,梁启超并不是最早接触《扬州十日记》的,革命元老冯自由即在《革命逸史》中的《革命初期之宣传品》一文中称,“兴中会初期,文人墨士极感缺乏,所用宣传工具,仅有《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及选录《明夷待访录》内《原君》、《原臣》单行本数种”,他对后者不甚了了,但前者“则作小说读之,篇末之多尔衮、史可法二书,更能背诵不遗一字”。冯自由还在自序中特别说明,《扬州十日记》这些禁书“均由余店代为印刷”,时间为兴中会成立初期。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曾遍发文告以挑拨满汉关系,以利于其军事行动,而兴中会则成立于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美国檀香山),横滨分会成立于次年,由此可以推论,冯自由在横滨印刷《扬州十日记》当为甲午之后而在戊戌变法之前,那梁启超“窃印”的《扬州十日记》及后来留日学生在日本图书馆中发现的是否就是横滨版本呢?这个却又未必。
据晚清名士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的记载,“是日借得《荆驼逸史》二十八本,所收共五十种,皆纪明末丧乱事由。惟《东林本末》、《平蜀纪事》、《榆林城守纪略》、《扬州十日记》、《东塘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作者:金满楼
辛亥革命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革命党人的反满宣传,而其中最为成功的,
莫过于揭发清初屠杀暴行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册子对激发汉人的怒火帮助极大。从目前留下的各种辛亥回忆录来看,《扬州十日记》这样的小册子在革命党或者倾向于革命的年轻人中间传播极广,有的革命党在授算术课时甚至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为习题,问屠一次屠多少人,杀一日杀多少人,三屠与十日,得数若干等,大多数参与其事的革命者在回忆辛亥革命时都自承,其最初的革命动因均与这两本小册子有关。
从实效上来说,“三民主义”固然是革命纲领,但远不如《扬州十日记》这样的宣传材料来得更给力,而就宣传效果而言,受众越是年轻,就越容易受到影响,如邹容在其所著《革命军》中坦然直承:“吾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吾读未尽,吾几不知流涕之自出也”;1907年安庆起义的领导者熊成基出身官宦家庭,原为纨绔子弟,读《扬州十日记》后流泪不止,遂与革命党人柏文蔚订交而后致力于革命;16岁的安徽少年张汇滔,性本倜傥,不喜词章之学,偶读《扬州十日记》后感愤泣下,后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志士;如此例子,举不胜举。
民国名记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追忆:“我们那时候,大家对於种族革命,似很热烈。上海有章太炎等在那里鼓吹,苏州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然而一派自命新派的文人,亦常常以排满为革命先驱。清初文字之狱,最为酷烈,此刻则许多禁书,都在上海出版了,什么《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等书,读之使人心痛,使人发指”。
革命小册子在湖北新军中流传尤广,革命党人朱恃三在1903年的日记中记载:“冬日初三日。今日下午,无聊甚,与袁君至东门郑宅,借回新书十余种,皆革命杂志也。如《新广东》、《浙江潮》各两册,又《扬州十日记》一册,《嘉定屠城记》一册”,他看完后“终夜未寝,恨豫酋南下,杀戮汉人如此之酷,反清革命,心不能忘”。
据朱恃三的回忆,革命党人进入军营后,“暗以种种方法,循诱新军,以粗浅的小说文字,如唱词之《猛回头》、《警世钟》、《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使其愤怒报仇之心,而坚其反清革命之念。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在五路小学以及文武普通、湖堂,都是用这个办法。几个高等学堂中的学生,将粗浅的小册子阅后,即转送别人(小学或私塾学生)。当时虽说禁革命书报,尚不甚严,各县学堂也无向官厅告密的”。
同为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江炳灵也回忆说,“当时革命刊物很多,但为免麻烦,多由口头宣传。宣传内容,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太平天国檄文中‘忍令上国衣冠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之句,也时常引用。……刘成禺、蓝天蔚、程明超等在日本刊行《湖北学生界》杂志,输入内地,湖北军、学各界,大受其影响。《孔孟心肝》、《扬州十日记》等,为军中正课外经常读物”。
南方新军中流传《扬州十日记》等小册子时,北洋军中也在暗中传播。时为北洋兵士的冯玉祥在回忆录里清楚的记得,“有一天工兵营排长孙谏声到房里来,我正在看曾文正公家书,他就很不高兴地说:‘你还想当忠臣孝子吗?’我说:‘当忠臣孝子难道不好不成?’他说:‘当孝子,我不反对;当忠臣我可不赞成!’又说,‘等一会儿,我拿两本书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的话不错了。’他把两本书拿来,一本是《嘉定屠城记》,一本是《扬州十日记》。记得他给我这两本书的时候,神色上很有些不寻常,他向四周巡视了一会儿,才从腰里掏出书来。送给了我以后,很郑重地和我说:‘没人的时候,你再拿出来看,千万不要叫别人看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据冯玉祥自述,他在看完之后震动极大,“关于满清种族上的怨仇,以前我虽然知道一些,但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满清入关的时候,虐杀汉人的种种事实,我是丝毫都不知道的。等我看完这两本血泪写成的书,我出了一身冷汗。闭起眼来,看见靼子们残酷狰狞的面目,听见数百万鸡犬不如的汉人的惨号,不由我咬牙切齿,誓志要报仇雪恨,恢复种族的自由。”
《扬州十日记》给年轻的革命党人留下了极为深刻而沉痛的印象,武昌起义前夕被捕的革命党人彭楚藩在临刑前索笔书供:“鞑虏入关,残暴已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各省驻防,残民以逞。使我炎黄华裔,皮骨仅存”;与彭楚藩等人一同被捕的革命党人牟鸿勋(两湖书院学生)在审讯时大呼:“我所读的,是《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与清初文字狱中遭杀身灭祖的吕留良、戴名世的著作。清廷虐待汉族,对读书人杀得尤惨,兴汉灭清,是我的素志!”
在这种激愤的情绪下,就连保皇派骨干、大才子梁启超也在与革命党人的论战中承认:“每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未尝不热血溢涌”;“屠城、屠邑皆后世民贼之所为,读《扬州十日记》尤令人发指眦裂,故知此杀戮世界非急以公法维之,人类几乎息矣。”
《扬州十日记》只是一本八千余字的小册子,但它对辛亥革命的鼓动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这本“功勋著作”本身就充满了神秘,究竟是谁创作了这本书、书中描写是否属实、它又是怎样被发现及传播的,这一切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据陈天华在《狮子吼》中所说,“当时有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这本清初即写就的小册子在之后两百多年中籍籍无名,但离奇的是,它一直静静的躺在日本图书馆中等待着清末留日学生的无意发现,然后革命党“印了输入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由此,很多人怀疑这本小册子与日本人有潜在的关系,甚至就是出于日本人的阴谋或是伪造——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自承,1897年他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主持湖南时务学堂时,曾向学生宣扬民权思想,抨击科举失政,并“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结果学生们在年关放假回家后,“把课堂讲义出示给亲友们看,整个湖南瞬间哗然。”湖南士绅一向守旧,在王先谦、叶德辉等人纠劾下,梁启超等人被迫离开湖南北上,但北京的变法也很快宣告失败,梁启超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化装进入日本使馆避难。营救梁启超的并非他人,正如赫赫有名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宗方小太郎1884年即来到中国,此人精通汉语,通晓中国文化,在甲午战争中对母国贡献颇大,《扬州十日记》的重出江湖并大行其道是否与之有所瓜葛,尚不得而知。
晚清以降,梁启超并不是最早接触《扬州十日记》的,革命元老冯自由即在《革命逸史》中的《革命初期之宣传品》一文中称,“兴中会初期,文人墨士极感缺乏,所用宣传工具,仅有《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及选录《明夷待访录》内《原君》、《原臣》单行本数种”,他对后者不甚了了,但前者“则作小说读之,篇末之多尔衮、史可法二书,更能背诵不遗一字”。冯自由还在自序中特别说明,《扬州十日记》这些禁书“均由余店代为印刷”,时间为兴中会成立初期。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曾遍发文告以挑拨满汉关系,以利于其军事行动,而兴中会则成立于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美国檀香山),横滨分会成立于次年,由此可以推论,冯自由在横滨印刷《扬州十日记》当为甲午之后而在戊戌变法之前,那梁启超“窃印”的《扬州十日记》及后来留日学生在日本图书馆中发现的是否就是横滨版本呢?这个却又未必。
据晚清名士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的记载,“是日借得《荆驼逸史》二十八本,所收共五十种,皆纪明末丧乱事由。惟《东林本末》、《平蜀纪事》、《榆林城守纪略》、《扬州十日记》、《东塘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