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汉代以降,宗族宗法与农耕中国的自然经济相适应,与地主私有制相依存,而儒家意识形态正是它的思想核心。孔子所宣扬的礼教,实际上就是宗法秩序。
儒家思想的精髓 -"孝",就是把"国"变成"家"的延伸,如何对待父祖,也就如何对待君主、长官。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知识份子前赴后继,皓首穷经,从汉代儒学到魏晋玄学,从宋明理学到心学,根本上都没有脱出用伦理思想为封建统治秩序建立理论依据的轨迹。
古代知识份子,与现代广义上的知识份子不同,不包括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仅限于文史、伦理、哲学的范畴。这些人从前叫读书人,现在叫文化人。这个群体所扮演的一是文化的传承者,二是社会价值观的提炼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封建知识份子成为众矢之的,被指为奴性和腐朽,是"东亚病夫"积弱之源。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在古代,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完整和延续起过无比重要的作用,应当给予公正的评价。在任何时代的任何社会里,知识份子对于维系一个社会的稳定,维持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重要性都是不可忽视的。
物竞天择。古往今来,凡是在中国土地这块舞台上粉墨登场过的势力,是得逞其志,还是黯然收场,幕后都取决于知识份子的选择。曾经入主中原的外民族,蒙古人把读书人定为"臭老九",不到百年就被赶回大漠;满清完全继承封建的文化道统,开科取仕,所以能坚持近三百年。造反起义,如黄巢、李自成、洪秀权之流;黄巾、白莲教之类;没有读书人起主导作用,结果必定归于失败。而凡是成功实现改朝换代的革命队伍中,总能在其领导核心发现知识份子活跃的身影。
比如刘邦,这个在马上得天下的流氓无产者,善用萧何、张良一类读书人,懂得用"文治"的神通广大,得以开创汉王朝的一代盛世。而项羽虽出身世家,却仅有一范增还不能用,所以在政治上幼稚得像个儿童。最后走投无路,倒真象他自己所说,"非战之过也"。
还有一个从乞儿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对地主豪强忌恨至深,曾对他们施以无情的打击摧残,这也是明初农民反叛行动长期控制不住的原因之一。幸运的是,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从称吴王时开始就极为重视收罗儒生,称帝伊始,就把朱熹的《四书章句》定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学说。明朝初年能在内忧外患之中屹立不倒,并趋于稳固,此为一重要因素。
此外还有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东汉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宦官、外戚垄断朝政,与文人士大夫集团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封建皇帝为确保独裁,常扶植宦官、宗戚 ,与文官集团相抗衡,这样的情况自汉武帝发端,在汉、唐、明、清之际多有。汉末桓帝、灵帝时代的文士集团被称做"党人",成员为"清流"文官、太学生以及在野名士。他们数次谋诛宦官不成,最终败北,不但多人被杀,而且被一律免官禁锢,不得出仕为官,史称"党锢之祸"。
然而未几,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立刻下诏大赦,党禁全面解除。其原因,就是害怕这些知识份子倒向起义军一边。此举果然奏效,黄巾起义不过数年就被镇压下去。而立下首功的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位,就是在"党人"中声望颇高的代表人物。
但是,伟大的秦王朝偏偏没有这样一个知识份子阶层。
前文有叙,法家对于民间"私学"的控制是很严厉的。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便“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这里的“游宦之民”,所指的就是售学以求官的读书人。由于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体制,秦国之平民被锁定于耕战,读书做学问几乎没有出路。这当然不是说秦国人个个都是文盲,当局还是鼓励学知识的,但只能学律法和行政。
商鞅禁游学之士,“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韩非也要禁"私学",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李斯在建议下焚书令时,亦重申:“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如破匈奴的名将蒙恬,早年就是因为精习刑狱法,从审理狱讼的文书吏而起家。秦朝的掘墓人赵高,也是一个出色的法律专家,才得以给胡亥当老师,教他判案断狱。但是法律专业人士,与广义的知识分子毕竟不同。而且他们依旧只是政府法律系统的执行者,并不能主导任何思想文化。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儒家思想的精髓 -"孝",就是把"国"变成"家"的延伸,如何对待父祖,也就如何对待君主、长官。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知识份子前赴后继,皓首穷经,从汉代儒学到魏晋玄学,从宋明理学到心学,根本上都没有脱出用伦理思想为封建统治秩序建立理论依据的轨迹。
古代知识份子,与现代广义上的知识份子不同,不包括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仅限于文史、伦理、哲学的范畴。这些人从前叫读书人,现在叫文化人。这个群体所扮演的一是文化的传承者,二是社会价值观的提炼者。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封建知识份子成为众矢之的,被指为奴性和腐朽,是"东亚病夫"积弱之源。然而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在古代,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完整和延续起过无比重要的作用,应当给予公正的评价。在任何时代的任何社会里,知识份子对于维系一个社会的稳定,维持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重要性都是不可忽视的。
物竞天择。古往今来,凡是在中国土地这块舞台上粉墨登场过的势力,是得逞其志,还是黯然收场,幕后都取决于知识份子的选择。曾经入主中原的外民族,蒙古人把读书人定为"臭老九",不到百年就被赶回大漠;满清完全继承封建的文化道统,开科取仕,所以能坚持近三百年。造反起义,如黄巢、李自成、洪秀权之流;黄巾、白莲教之类;没有读书人起主导作用,结果必定归于失败。而凡是成功实现改朝换代的革命队伍中,总能在其领导核心发现知识份子活跃的身影。
比如刘邦,这个在马上得天下的流氓无产者,善用萧何、张良一类读书人,懂得用"文治"的神通广大,得以开创汉王朝的一代盛世。而项羽虽出身世家,却仅有一范增还不能用,所以在政治上幼稚得像个儿童。最后走投无路,倒真象他自己所说,"非战之过也"。
还有一个从乞儿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对地主豪强忌恨至深,曾对他们施以无情的打击摧残,这也是明初农民反叛行动长期控制不住的原因之一。幸运的是,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从称吴王时开始就极为重视收罗儒生,称帝伊始,就把朱熹的《四书章句》定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学说。明朝初年能在内忧外患之中屹立不倒,并趋于稳固,此为一重要因素。
此外还有一个例子更能说明问题。东汉末年,政治非常黑暗,宦官、外戚垄断朝政,与文人士大夫集团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封建皇帝为确保独裁,常扶植宦官、宗戚 ,与文官集团相抗衡,这样的情况自汉武帝发端,在汉、唐、明、清之际多有。汉末桓帝、灵帝时代的文士集团被称做"党人",成员为"清流"文官、太学生以及在野名士。他们数次谋诛宦官不成,最终败北,不但多人被杀,而且被一律免官禁锢,不得出仕为官,史称"党锢之祸"。
然而未几,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立刻下诏大赦,党禁全面解除。其原因,就是害怕这些知识份子倒向起义军一边。此举果然奏效,黄巾起义不过数年就被镇压下去。而立下首功的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位,就是在"党人"中声望颇高的代表人物。
但是,伟大的秦王朝偏偏没有这样一个知识份子阶层。
前文有叙,法家对于民间"私学"的控制是很严厉的。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便“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这里的“游宦之民”,所指的就是售学以求官的读书人。由于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体制,秦国之平民被锁定于耕战,读书做学问几乎没有出路。这当然不是说秦国人个个都是文盲,当局还是鼓励学知识的,但只能学律法和行政。
商鞅禁游学之士,“置主法之吏,以为天下师”,韩非也要禁"私学", “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李斯在建议下焚书令时,亦重申:“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如破匈奴的名将蒙恬,早年就是因为精习刑狱法,从审理狱讼的文书吏而起家。秦朝的掘墓人赵高,也是一个出色的法律专家,才得以给胡亥当老师,教他判案断狱。但是法律专业人士,与广义的知识分子毕竟不同。而且他们依旧只是政府法律系统的执行者,并不能主导任何思想文化。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