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作为"暴君"的罪行之一,本来是早已盖棺定论的。用郭沫若的话说:"无论怎么说也不能不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① 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Cultrual Genocide" (文化屠杀)。
但是自从毛主席写下"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名句以来,为这一"罪行"辩护的也日渐增多,至今不衰。所有的辩白归纳起来,要点不外乎两条:
第一,焚书只是焚的"《诗》、《书》、百家语",其他实用技艺的书籍象农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都没有烧。那些封建糟粕反正无用,烧了也罢。
第二,秦始皇坑的是术士、方士,而不是儒。经人考证,"坑儒"一说的始作俑者,是伪《古文尚书》里假冒孔安国所作的《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而这个伪作者,很可能是魏晋时期的大儒,西晋武帝的太傅郑冲。②
辨护方的出发点,是把"焚书"与"坑儒"分割成两个孤立的事件。"焚书"的起因,似乎是在一次“始皇置酒咸阳宫”的宴会上,博士齐人淳于越提出效法先王,分封“子弟功臣,并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③。从而引发了丞相李斯的强烈反弹,遂上"焚书令",并获始皇批准施行。而"坑术士"则是因为是方士的长生药不灵,让始皇感觉上当,是以坑之。
司马迁写史,文学色彩颇浓,常不免渲染偶然性。但也是他从一开始就把"焚"与"坑"两件事相提并论:“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④ 这两件事虽然时间上有先后,却都是这场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步骤,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动机。
淳于越的分封提议,与秦国实行了一百多年的法家集权制度是格格不入的。它使得包括秦始皇和李斯等秦朝的政治主流意识到,以儒为背景的东方文化,不但不能够适用于秦王朝的体制,而且还会对它根本否定,势将动摇一切现行制度的基础。文化融合的尝试,演变成了新一轮的儒法之争。所以李斯对淳于越的反应,不是一时兴起所为,而是矛盾积累的结果。秦始皇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焚书",说明也是早已成竹在胸的。
那么,"焚书"究竟焚的是什么书? 李斯的上疏写得很明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③ 烧的第一是史书,第二是文化书,两者都是古代政治的理论依据所在,而"百家语",则简直就是政治言论书。
郭沫若在他的《读〈随园诗话〉札记》里说:"然始皇所焚并不多,书多藏在官家,民间欲学书者可就官家学习,此犹今之图书馆也。"此话是言不由衷的。事实上,至少诸侯国的史书基本烧绝了。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感叹缺少资料,"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⑤
为什么要"焚书"? "焚书"既非秦始皇的创举,也非李斯首倡,而是其来有渐,势所必然。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提出过要“燔《诗》、《书》而明法令”。只是当时天下纷争,百家争鸣,为了扩大人才来源,兼收并蓄,所以这一政策没有认真实行罢了。
虽然如此,先秦时代是一个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的时代。读书人对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⑥,法家人士对此是深为警惕的。孟子说当时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实际上还包括儒家。所以法家的思想敌人首推儒、墨。法家精神领袖韩非子指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战国时代的"侠",就是墨家信徒。
当然,与法家最势不两立的,还当属儒家。韩非子就明指儒术为“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并把“儒者”直指为"五蠹"之一。商鞅所以要“燔”《诗》、《书》,就因为它们是儒家的"圣经"。李斯要烧诸侯史书,就是因为它们是儒者"以古非今"的武器。
从变法到统一,思想禁锢也经过了一个渐进成型的过程。《韩非子》一书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并非成书于一时,所以从其中可以看出法家对知识份子态度的演变。从一开始单挑儒家,发展到后来只推崇“智术之士”或“能法之士”,而摒弃所有其他学说,一切以法治思想为中心,“明主之国, 无书简之文, 以法为教” ⑦。随着秦国法家制度的一步步完善,对思想与言论的禁制也越来越严密。
虽然秦朝统治者曾一度试图与儒家思想妥协调和,但他们很快发现,奉行“礼、乐、诗、书”,主张"崇古"、"复礼"的儒家学说,与法家“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⑧的政治观点完全对立。而且儒家的宗族宗法观念,对于以法制国为灵魂的秦国制度也是最大的威胁。
所以细观李斯的"焚书"建议,基本上是对一百年来法家文化政策的总结和重申。但由于统一以后形势的变化,限制范围已扩展到了除儒学以外的"百家语", 而且惩罚更加严厉。"坑儒"的行动实际从这时就已经开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③
① 郭沫若-《十批判书》
② 朱渊雷-《“焚书坑儒”新说》
③《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史记·儒林列传》
⑤《史记·六国年表》
⑥《孟子.滕文公》
⑦《韩非子·和氏》
⑧《商君书·更法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但是自从毛主席写下"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的名句以来,为这一"罪行"辩护的也日渐增多,至今不衰。所有的辩白归纳起来,要点不外乎两条:
第一,焚书只是焚的"《诗》、《书》、百家语",其他实用技艺的书籍象农书、“医药、卜筮、种树之书”都没有烧。那些封建糟粕反正无用,烧了也罢。
第二,秦始皇坑的是术士、方士,而不是儒。经人考证,"坑儒"一说的始作俑者,是伪《古文尚书》里假冒孔安国所作的《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而这个伪作者,很可能是魏晋时期的大儒,西晋武帝的太傅郑冲。②
辨护方的出发点,是把"焚书"与"坑儒"分割成两个孤立的事件。"焚书"的起因,似乎是在一次“始皇置酒咸阳宫”的宴会上,博士齐人淳于越提出效法先王,分封“子弟功臣,并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③。从而引发了丞相李斯的强烈反弹,遂上"焚书令",并获始皇批准施行。而"坑术士"则是因为是方士的长生药不灵,让始皇感觉上当,是以坑之。
司马迁写史,文学色彩颇浓,常不免渲染偶然性。但也是他从一开始就把"焚"与"坑"两件事相提并论:“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④ 这两件事虽然时间上有先后,却都是这场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步骤,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动机。
淳于越的分封提议,与秦国实行了一百多年的法家集权制度是格格不入的。它使得包括秦始皇和李斯等秦朝的政治主流意识到,以儒为背景的东方文化,不但不能够适用于秦王朝的体制,而且还会对它根本否定,势将动摇一切现行制度的基础。文化融合的尝试,演变成了新一轮的儒法之争。所以李斯对淳于越的反应,不是一时兴起所为,而是矛盾积累的结果。秦始皇毫不犹豫地表示同意"焚书",说明也是早已成竹在胸的。
那么,"焚书"究竟焚的是什么书? 李斯的上疏写得很明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③ 烧的第一是史书,第二是文化书,两者都是古代政治的理论依据所在,而"百家语",则简直就是政治言论书。
郭沫若在他的《读〈随园诗话〉札记》里说:"然始皇所焚并不多,书多藏在官家,民间欲学书者可就官家学习,此犹今之图书馆也。"此话是言不由衷的。事实上,至少诸侯国的史书基本烧绝了。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感叹缺少资料,"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⑤
为什么要"焚书"? "焚书"既非秦始皇的创举,也非李斯首倡,而是其来有渐,势所必然。早在商鞅变法时,已经提出过要“燔《诗》、《书》而明法令”。只是当时天下纷争,百家争鸣,为了扩大人才来源,兼收并蓄,所以这一政策没有认真实行罢了。
虽然如此,先秦时代是一个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的时代。读书人对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⑥,法家人士对此是深为警惕的。孟子说当时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实际上还包括儒家。所以法家的思想敌人首推儒、墨。法家精神领袖韩非子指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战国时代的"侠",就是墨家信徒。
当然,与法家最势不两立的,还当属儒家。韩非子就明指儒术为“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并把“儒者”直指为"五蠹"之一。商鞅所以要“燔”《诗》、《书》,就因为它们是儒家的"圣经"。李斯要烧诸侯史书,就是因为它们是儒者"以古非今"的武器。
从变法到统一,思想禁锢也经过了一个渐进成型的过程。《韩非子》一书同其他先秦典籍一样,并非成书于一时,所以从其中可以看出法家对知识份子态度的演变。从一开始单挑儒家,发展到后来只推崇“智术之士”或“能法之士”,而摒弃所有其他学说,一切以法治思想为中心,“明主之国, 无书简之文, 以法为教” ⑦。随着秦国法家制度的一步步完善,对思想与言论的禁制也越来越严密。
虽然秦朝统治者曾一度试图与儒家思想妥协调和,但他们很快发现,奉行“礼、乐、诗、书”,主张"崇古"、"复礼"的儒家学说,与法家“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⑧的政治观点完全对立。而且儒家的宗族宗法观念,对于以法制国为灵魂的秦国制度也是最大的威胁。
所以细观李斯的"焚书"建议,基本上是对一百年来法家文化政策的总结和重申。但由于统一以后形势的变化,限制范围已扩展到了除儒学以外的"百家语", 而且惩罚更加严厉。"坑儒"的行动实际从这时就已经开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③
① 郭沫若-《十批判书》
② 朱渊雷-《“焚书坑儒”新说》
③《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史记·儒林列传》
⑤《史记·六国年表》
⑥《孟子.滕文公》
⑦《韩非子·和氏》
⑧《商君书·更法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