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战国末期开始,以自耕农或地主拥有土地产权的私有制形态,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核心,在华夏土地上延续了整整两千多年。马端临所生活的宋末元初,自然也包括在内。
所以他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用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经验去认识古代社会。而秦,偏偏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国度,它与马端临所熟知的那种社会经济形态迥然不同。
这话从何说起呢,就从上引秦简《田律》:"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的"受田"二字说起。受田,即“授田”。“所谓授田,就是国家把国有土地以份地形式分配给农民” ④。
农民耕种"授田",并缴纳"田租"-当时与"口赋"并列的另一项主要税收。要注意的是,秦代的"田租"与后代的"田租"意义大不一样。后世的"租"是税-对田产收获所征的税目。
但秦代的"租",却与今天租房租车交的租金是一个意思。云梦秦简中有一篇《法律答问》,提到如何监督基层小吏管理授田,便有 “已租诸民"一句,可知授田即等于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而收租。正如租来的房,住不住都要交租金,同理,授给的田,也不管你种不种,"无垦不垦" ,该交的东西一分不能少。
这种授田制正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基本田制,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⑤。从商鞅提出 “制土分民”⑥ ,按户授田开始,发展到到后来的"计口授田",与秦国税制从按户征赋到计口征赋的演变恰恰吻合。而且田地既然按人丁来定额分配,那么田租实际上也是跟人走,秦国“ 舍地而税人”的原因,正在于此。
既然土地由国家授给,那么生产所须的其他东西又从哪里来呢? 在《中国通史》一书中,白寿彝根据《秦律·仓律》中的记载作出了判断:"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还为农民提供籽种、耕牛和农具等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国家出地,出工具、出成本,农民只出劳力,几乎相当于国家的雇佣工人。这与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何其相似!只不过现在是交公粮,那时以交租的形式而已。
总之,是产出的大部分归国有,小部分自留,就丝毫不奇怪。而汉儒不通,竟责之曰"见税什伍"、"收太半之赋",实在是出于无知。难道后来的封建时代里,自耕农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生产,交的税却几乎同样多,反倒还要公平些么?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已可明白。 秦朝那些所谓的残暴、奢侈、昏乱、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等等"罪行",其实都经过了相当的歪曲和夸大。这些所谓"暴政"之端,秦朝与后来的诸多封建王朝相比,差之远矣,更不可能促使它如此迅速的覆灭。
这其中,以汉儒所书谬误最甚,而且由于后代研史多秉承汉代典籍为第一手资料,其流毒深远,误人多矣。
这时候,有的看官难免要不耐烦而发问了:任你说得天花乱坠,那秦朝毕竟是二世而亡了。你说别人说的都不对,那么你倒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吓? !
莫慌,解释要合理,不是三两句说得清楚。现在先给出一个提示:秦朝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促使其成功的因素,也恰恰就是令其速亡的根源。
不信么? 接下来就让我慢慢道来。千言万语,追本溯源,还得要先从商鞅变法讲起。
④ 白寿彝 -《中国通史·第三卷 上古时代》上册
⑤ 袁林 -《战国授田制试论》《社会科学》(兰州),1983年第6期。
⑥《商君书·徕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所以他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用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经验去认识古代社会。而秦,偏偏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国度,它与马端临所熟知的那种社会经济形态迥然不同。
这话从何说起呢,就从上引秦简《田律》:"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的"受田"二字说起。受田,即“授田”。“所谓授田,就是国家把国有土地以份地形式分配给农民” ④。
农民耕种"授田",并缴纳"田租"-当时与"口赋"并列的另一项主要税收。要注意的是,秦代的"田租"与后代的"田租"意义大不一样。后世的"租"是税-对田产收获所征的税目。
但秦代的"租",却与今天租房租车交的租金是一个意思。云梦秦简中有一篇《法律答问》,提到如何监督基层小吏管理授田,便有 “已租诸民"一句,可知授田即等于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而收租。正如租来的房,住不住都要交租金,同理,授给的田,也不管你种不种,"无垦不垦" ,该交的东西一分不能少。
这种授田制正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基本田制,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⑤。从商鞅提出 “制土分民”⑥ ,按户授田开始,发展到到后来的"计口授田",与秦国税制从按户征赋到计口征赋的演变恰恰吻合。而且田地既然按人丁来定额分配,那么田租实际上也是跟人走,秦国“ 舍地而税人”的原因,正在于此。
既然土地由国家授给,那么生产所须的其他东西又从哪里来呢? 在《中国通史》一书中,白寿彝根据《秦律·仓律》中的记载作出了判断:"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还为农民提供籽种、耕牛和农具等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国家出地,出工具、出成本,农民只出劳力,几乎相当于国家的雇佣工人。这与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何其相似!只不过现在是交公粮,那时以交租的形式而已。
总之,是产出的大部分归国有,小部分自留,就丝毫不奇怪。而汉儒不通,竟责之曰"见税什伍"、"收太半之赋",实在是出于无知。难道后来的封建时代里,自耕农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生产,交的税却几乎同样多,反倒还要公平些么?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已可明白。 秦朝那些所谓的残暴、奢侈、昏乱、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等等"罪行",其实都经过了相当的歪曲和夸大。这些所谓"暴政"之端,秦朝与后来的诸多封建王朝相比,差之远矣,更不可能促使它如此迅速的覆灭。
这其中,以汉儒所书谬误最甚,而且由于后代研史多秉承汉代典籍为第一手资料,其流毒深远,误人多矣。
这时候,有的看官难免要不耐烦而发问了:任你说得天花乱坠,那秦朝毕竟是二世而亡了。你说别人说的都不对,那么你倒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吓? !
莫慌,解释要合理,不是三两句说得清楚。现在先给出一个提示:秦朝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促使其成功的因素,也恰恰就是令其速亡的根源。
不信么? 接下来就让我慢慢道来。千言万语,追本溯源,还得要先从商鞅变法讲起。
④ 白寿彝 -《中国通史·第三卷 上古时代》上册
⑤ 袁林 -《战国授田制试论》《社会科学》(兰州),1983年第6期。
⑥《商君书·徕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