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8. 秦代徭役有多重?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看起来所谓的"古"并不是黄金时代,那么秦代"力役三十倍于古",真相又是怎样呢?

古代平民除租税外,还要承担政府派给的无偿劳动,官名为"徭",后来通称"徭役"。秦代的徭役繁重得出格-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几乎是常识,似乎在史籍记载中实证也不少。

秦在统一天下之后,短短十几年间完成了多项浩大的工程,动用的人力相当可观。据说修筑长城,征用了四十余万"徒隶",筑阿房宫、郦山宫,"发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其他修"直道"、"驰道"、浚通水路,等等,调用上万"刑徒"的事经常可见。所以钱穆在他的<<国史大纲>>就断言:"秦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

可惜,钱穆固然学问渊博,但他对"科学史观"不太赞同,所以在这里犯了个先入为主的错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参与筑长城,修宫室的这些人,并不是一般的平民,《史记》中说得很清楚-他们是"刑徒",即是今天的"劳改犯"。

在"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里,书生万喜良被抓去修长城,这是西汉时刘向在《说苑》及《列女传》里的编造。实际上,秦代所有见于记载的劳役,几乎都说明是用"刑徒"。这与钱穆说的"使民之力"的"徭役"是完全不同的。

上文曾经提到,出于对劳动力的需要考虑,虽然秦时有很多吓人的肉刑,但其实大多数都被转换成劳役或罚金。交不起罚金的,就当作欠政府的债,最后也只有通过劳役偿还。

这些"劳改犯"人名目繁多,不少到汉代还在依然沿用。按专业划分,有筑城(实际上负责所有建筑工程)的"城旦舂"、从事生产或家内仆役的"隶臣妾"(有时还被赏赐给有军功的人)、担当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的鬼薪(男)和白粲(女)、以劳力抵债的"居赀赎责(债)";还有其他"役作"、"髠钳"等等,不一而足。

他们的待遇并不完全一样, 但同时被征用去参与工程建设的时候,往往都被通称为"刑徒"。

刑徒,在秦朝是有别于普通平民的一个特殊阶层。秦代法网密布,老百姓动不动就获罪。所以"刑徒"在人口中占的比重相当大,成为国家可以集中掌控的巨大劳动力资源。由于刑徒阶层的存在,秦代得以迅速完成许多耗费几十万人力的浩大工程。这些项目有些当然是为最高统治者的享受,如"大起咸阳宫室";但有的也为后世造福不浅。

例如为加强西北边防而修的"直道",南起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北)、北抵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堑山堙谷,千八百里"①,两年半即粗可通车;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开始修筑"驰道",次年即可“东行郡县”②; 还有通往西南夷地区的"五尺道"和沟通岭南地区的"灵渠"等一系列的水陆交通路线,都是不过数年即成 。

当然,大量平民获罪沦为苦役犯,不能不说是十分苛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劳改大多是有期徒刑,短则数月,多则数年,并非终身为奴。如东汉人卫宏写的《汉旧仪》就提到:“秦制,鬼薪三岁,女为白粲者,以为祠祀择米也,皆作三岁。” 服刑期满,还可"复身"为平民。

那么反过来再看看秦代通常意义上的"徭役"之繁重程度,在封建历史上,是否真象传说中的那样鹤立鸡群呢?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一方面迫切需要劳动力,另一方面要靠天吃饭。然而秦代前后的许多封建政权,滥用民力、“失农桑时”的现象,不绝于史书。“苛吏徭役”,“征发如雨”③,往往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唐代杜甫的《兵车行》里,就有一段生动写照:"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在这一点上,秦朝政府的态度如何?下面就谨例举一下从出土秦简中找出来的几处记录,窥一管可知全貌。结果可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在云梦秦简中的《徭律》云:禁苑“其近田恐兽及马牛出食稼者,县啬夫材兴有田其旁者,无贵贱,以田少多出人,以垣缮之,不得为徭。” 意思是皇家禁苑的围墙,由县啬夫督促其旁田地主人,"无贵贱",按拥有土地的多少出人力修缮,明确规定"不得为徭"。

另外在湖南里耶出土秦简中,发现了一则始皇二十七年二月,一个名叫"礼"的洞庭郡守向下属乡县传达的条令:“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责(债),急事不可留,乃兴 (徭)。” ④ 意思是运输物资的活计,要先使用刑徒,遇有紧急而情况人手不够,才能征民为徭。否则"不欲兴黔首"。(黔首为秦语,意即老百姓)。

即便有些活计非要征百姓劳役不可,郡守"礼"也严厉警告说:"兴黔首可省少弗省少而多兴者,辄劾移县,县亟以律令具论"⑤ 。意思是可以减省民力,而没有减省的,负责官吏要受到县府劾责,按"律令"惩处。足见当时对于使兴发徭役的限制是多么严格。

与此相反,仅以汉代为例,徭役就已经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官吏、豪贵都可以在国家本已沉重的徭役负担上,还随意征派民夫,简直罔顾小民死活,这在历史记载中十分常见。以至于汉宣帝于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不得不连下诏书呼吁,要“吏务平法”,不许“擅兴徭役”。

皇帝虽然三令五申,但是根本于事无补。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最高统治者本身。想当初,汉武帝为自己修筑茂陵,征发了数以万计的农民,耗费了整整53年的光阴。汉儒指责秦代"力役三十倍于古",真象是在抽自己的嘴巴。


①《史记·蒙恬列传》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汉书·魏相传》
④ 湘西里耶秦代简牍J1[16]5号正面
⑤ 胡平生- 《读里耶秦简札记》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过秦新论
    • 引言-从贾谊和杜牧说开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春秋战国,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① 五百多年间,"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②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打破七雄并立的格局,彻底终结华夏大地上延续两千余年的"万邦林立",开启了中华文明史的新篇章。

      然而这新篇章的第一页,只延续了短短的十六年。

      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当时,秦朝的疆域已经拓展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回归线以南),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③ 版图之阔,亘古未有。但始皇绝对不会料到,他咽气才不过十一个月,"戊卒叫,函谷举",这个正处于极盛期的辉煌帝国,竟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封建王朝兴衰更替,在中国历史中属于常态,本无足奇。怪就怪在秦国能以神话般的速度除灭势均力敌的六大强国,完成开天辟地的统一大业,又在倏然之间灰飞烟灭。其兴何勃,其亡何速,千古独此一例,究竟原因何在?

      乍一看,这似乎是个多余的问题。

      秦之速亡,亡于暴政。汉初贾谊所作《过秦论》,有一句经典的总结:"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政之暴虐,紧随秦后而写成的《史记》、《汉书》,都言之凿凿。历代史评、政论家,亦莫不众口一词。秦始皇修长城、起阿房;醉心于领土扩张,无限制地赋役征求。。。总之是民穷财尽,民怨沸腾。

      另外还有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是为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内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阿房宫的豪华壮观,以证实秦贵族如何穷奢极欲。一面是高压恐怖下的国民,"刑戮相望於道";一面是奢侈无度的贵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如此"不爱其民",诚如贾谊所言:"(其)亡,不亦宜乎?"

      然而,结论真的如此简单吗?被古人写的史书糊弄得多了,越是盖棺定论的事,越是不敢轻信。遍翻青史,掩卷而思,就难免要疑窦丛生。

      历史总是胜利者写的。汉朝以反秦起家,加之对法家的敌视,汉代人写秦代的事,究竟有多少出于政治立场,又有多少属于客观事实?

      我们先来看看贾谊和杜牧的两篇美文,是为了搞历史研究么? 不是;是为了抒情泡妞么?也不是。要知道,借古讽今可是古代人拿历史来搞政治的惯常手法,读者不能不留些小心。

      贾谊是汉初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所处的汉文帝时代,正是黄老之术大行其道,儒家靠边站的时候。他自己也遭到元老周勃、灌婴的排挤,下放到长沙,满腹忧怨,郁郁而终。文帝、景帝两朝,"清静无为"的幌子下,贵族骄横不法,君主极权也趋于强化。贾谊故去不久,汉武帝便把皇权专制推向了极致。

      了解了这段背景,再看《过秦论》中"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的言语,贾才子到底是在责秦之过,还是在针砭时弊,恐怕就只有会心者才知道了。

      而杜牧的《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正是统治上层麻木不仁,骄奢淫逸的晚唐时期。杜牧写作的动机,据他自己说,就是看到 “宝历大起宫室, 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意在警钟长 鸣。

      杜牧的文笔堪称美艳绝伦, 可惜阿房仙境的盛景,完全出于想象 - 因为今天考古发掘已经证实,所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直到秦亡之日,还连台基都没有打好。

      当然,象贾谊和杜牧这样的一代名士, 总不好轻易冠以大忽悠之嫌。而汉朝人写史,也总不可能全凭空穴来风。毕竟历代史学观点,大都站在他们一边。时至今日,历史表述方法更加科学。关于秦之"无道",主流的意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过秦论》所说的"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二、骄奢淫逸
      三、穷兵黩武、
      四、力役繁重、

      问题是,就算以上的"暴行"皆为事实,可翻开二十四朝历史,又有几代君王不可以适用同样的评语呢? 而他们却大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偏偏秦朝如此短命,良可怪也。

      秦兵马俑出土的一件件兵器实物,向我们叙说着当年秦军装备何等精良、阵容何其强壮。在扫荡六合之后,他们雄风未减,"南平百越,北驱匈奴",锐不可当。但面对"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的乌合之众,这支军队却一败涂地,三年间被消灭殆尽。这又怎么解释呢?

      看来,到底是什么导致秦朝的速亡,谜团远未真正解开。更遑论,人们两千年来坚信不移的这些指控,其实掺有很大的水分。为了探寻云遮雾盖的真相,第一步,有必要先来逐条辩析一下这些"暴政"。

      不过,我的目的既不是要为秦始皇辩护,也不是搞什么"密闻揭露"。倒是希望用我蹩脚的解说,庶几,能呈现给读者一个真实的秦朝。

      ①《孟子-离娄上》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史记-秦始皇本纪》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上部 - 给所谓的"暴政"揭底
      • 1. 骄奢淫逸?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根据贾谊的说法,秦始皇时代在政治上似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乖乖了不得-"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自群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

        可是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纳闷:这样的状况,似乎总该出现在一个封建王朝的末期,象两汉、晚唐、北宋、明、清,就实例不少。但秦并六国之时,何等生机勃勃,建国才十几年,还是第一代领导人,就能乱成这样,这合常理吗?

        而且,虽然《过秦论》被《史记》全文引述,但从《史记-始皇本纪》的记载之中,却看不出丝毫乱象,相反,当时的国家机器似乎是健康而井然有序的。这岂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太史公"求同存异",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日本学者藤田胜久指出:司马迁的思想,受到过汉初儒学天人感应说的浸染。因而他写史有个一以贯之的历史观,那就是注重人的作用,认为"人主"的德才优劣是决定兴衰的关键。

        所以他很赞同贾谊说秦始皇"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而且他着重笔墨于秦二世胡亥和赵高两个人的丧心病狂,引致国破家亡。两人表述稍异,精神却是一致的。

        但问题又来了 -历史上比胡亥更胡作非为的少年君主不在少数,能在一年之内把国家彻底搞垮的,却绝无仅有。

        当时的政治状态到底怎样? 由于秦帝国存在的时间实在太短,其本身的官方史料早已湮没无踪。一直以来,人们只能完全依赖于两汉时的典籍。

        所幸从1975年到2002 年,相继在云梦睡虎地和湖南里耶发现出土了大批秦代简牍,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从秦人自己的视野来审视当时社会基层的实况。令人惊异的是,它与史书所告诉我们的大相径庭。

        这些秦简包括官方文书、日志、档案、律令,此处仅举两例。在《田律》中,有一条有趣的规定,庄稼生长后的降雨,和谷物抽穗状况这样的细节,要由县级农官向朝廷报告。如遇旱涝、暴风雨、蝗灾及其他自然灾害,更须及时向中央呈递详细的书面报告。

        另外,还有一份《厩苑律》,规定牧人所养牛马,要定期接受乡里考核,养得最好的,奖励牧者十天的工钱(里课之,最者,赐田典日旬)。

        类似的秦简为数甚多。看起来,这是一个高效运作而组织严密的政府,它的管理细致到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跟后代封建政权对生产放任自流的方式迥然不同。

        此外,从秦简里许多其他资料显示,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时代,秦人维持着一个相当完善的邮驿网络,遍及全国各个角落,远至西南、辽东的偏险之地,甚至还在蛮族包围中的两广。

        为保障通讯交通的畅通无阻,秦人还开始修筑从陕西直达内蒙的"直道",相当于今天的高速公路。至秦朝灭亡,"直道"还未完工。其毅力和创造力实在令人惊叹。

        当然,管得如此之细,工作量的繁重可想而知。秦始皇本人就是个每天批阅一百二十多斤文牍的工作狂。各级官吏就更不用说,他们终日劳形于案牍,且需曝露风雨,奔波于乡间搞调查。整年不得稍息,还动辄得咎。

        以一管窥之,这些真不象是亡国之相。假如这些秦简不是秦人故意埋藏起来,专为向后人作欺骗性宣传的话,那么它们同《过秦论》的描写实在是很难联系起来。

        那么,关于秦朝统治者"奢侈无度"的传说,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真的是 "纵耳目之欲,穷侈靡之变,不顾百姓之饥寒穷匮也"①所以才"陈胜大呼,天下响应。"的吗?

        可是且慢,要知道,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们穷奢极侈,生活糜烂,乃是司空见惯的。而且其中还不乏享有盛名的"有道明君"。

        比如说那位光荣的汉武大帝吧。宋代司马光评价他:“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资贼"②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句总结:"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还有素来以"节俭自律"而著称的唐太宗,其人在位的中后期,也兴致勃勃地在长安、洛阳等地,"大起宫室"。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为了解暑,唐太宗在临潼骊山顶上建翠微宫,落成三个月,又嫌不够气派,于是重修玉华宫,不久后又加筑楼宇相望,极尽奢华。还有位于东都洛阳的行宫,那还是隋炀帝的杰作,本已够豪华壮观,唐太宗仍多次扩建,增修“飞山宫”。“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③。

        有人可能会问,那秦始皇陵呢? 世传秦始皇陵何等豪华工巧,《史记-秦始皇本纪》 的形容是,"宮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之。。。以水银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63972;。" 《汉书-楚元王传》也说:"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

        奇怪的是,如此浩大的工程 -用了七十万徒役(连筑长城都不到四十万人),保密工作却相当到位。秦始皇陵到底在哪?里面藏了些什么? 从来没人说得清,更没人见到过。司马迁对于秦始皇营造宫室记载甚详,而对其皇陵却一笔带过。虽然距秦亡不到百年,连他自己也承认,史记里秦始皇筑陵的信息,只能访自民间传闻。在他之后的《汉书》,恐怕就更靠不住了。

        《史记》倒是还提到:"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这样一个人,能有多大的兴趣大张旗鼓地给自己筑陵呢? 而且秦始皇死得十分突然,在死前曾收到多次"神迹"的警告,他自己都还不相信。在他死后不到一年便天下大乱,他的陵墓能否真的能象传说中那样神形具备,颇堪疑问。

        看来,秦始皇陵目前只能按传说处理了,可秦代以后的帝王陵寝,奢靡之状却有许多考古发现为实据。此处不一一赘述。单提一下还算不上皇陵的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1981年发现于时,就出土了自武则天到唐末僖宗时期两百年间所埋藏的数千件稀世珍宝。

        汉武帝和唐太宗的奢靡,却无不敛自民财。晚唐经"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尚能费资巨亿迎送佛骨舍利。那么秦灭六国,各国宫室数百年搜刮来的珍藏尽夺而有之,出手阔绰些,亦何可怪?

        然而汉武帝和唐太宗死后,他们的王朝不但没有立时灭亡,反而成为后世称道不已的"汉唐盛世"。足征奢侈亡国之论,同样说明不了问题。秦朝所谓的"骄奢淫逸",跟后世帝王比起来,也只不过算个小康生活罢了。

        ①《淮南子-兵略训》
        ②《资治通鉴》
        ③《资治通鉴·唐记》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汉武帝的时候,全国人口约5000万,文景之治积累下来,府库富足。秦始皇时候,全国人口约2000万,在统一过程中屠杀了约250万青壮年。两个时期的国力不同,同样的骄奢淫逸,自然结果也不同。
        • 有意思。。。从国起到国灭就那么十几年,还成年的打仗,那个时代又没有吊车挖土机,,,陵墓真的有吗?
        • “秦始皇陵到底在哪?里面藏了些什么? 从来没人说得清,更没人见到过。”据说秦始皇的陵墓在陕西,由于我们现在的考古技术不具备挖掘,所以秦始皇的陵墓一直保护着不许开采,这是我在中国知道的情况,后来有什么新发展就不知道了,难到陕西的秦始皇墓不是真的?。。。
      • 2. "虎狼之国"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就说秦国是"虎狼之国"。

        但耐人寻味的是,从商鞅变法的公元前四世纪初,到公元前三世纪末统一中国,秦国不断攻城掠地。不管战事有多么惨烈,却基本没有过屠城滥杀之事。

        唯一的例外,是公元前261年那起著名的屠杀四十万赵国战俘案。固然骇人听闻,却非无缘无故。

        长平之战结束之时,六十万秦军已经伤亡逾半,并且是"逾云中、九原"①,道远千里而来,本已粮草不继。要把四十万降卒押解回国,几乎是不可能的。把四十万壮丁交还给赵国,就更不可想象。而且这帮人已经饿了一个多月,饿急了什么事干不出来?也难怪白起害怕出事,要把他们全部作掉。

        不过后来,白起被秦昭王赐死,临抹脖子前,到底痛悔万分地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 ② 足见其良知未泯。

        相比之下,公元前206 年项羽入咸阳,把已经投降起义军的秦王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全部杀尽,就当这算是"阶级清算",倒也罢了。他还纵兵"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③ 。残害完无辜民众,洋洋得意地满载着抢来的子女财宝回老家去当"西楚霸王"。

        直到了项羽垓下被围,走投无路,还叨叨什么"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全不念及自己的暴行孽债,"是足以死"。单从这一点上看,革命家项羽比反动军官白起要缺德多了。

        项羽生就一副短命相,其他人可没有这么倒霉。象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一路从蒙古杀到欧洲,屠城无数,杀人如麻,居然把个横跨亚欧的蒙古大帝国维持了两百多年。

        后来满清入关,嘉定屠城,扬州三日,真是血债累累,却也开创了近三百年的天朝盛世。甚至到它垮台之时,人们还死活不愿意剪掉那根辫子。

        ①《战国策-燕策一》
        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③《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夏河看问题颇为片面。项羽坑降卒,何尝不有军粮不济的原因。何以隐含不说。清朝能够统治中原,不是靠残忍屠杀,而是靠民族融合。比如,满汉大臣分权,十从十不从等等。一味的嗜杀,就是文天祥说的,胡虏不过百年运。
        • 国成白骨上。坑虏是杀,屠城也是杀。后此而薄彼间,主观感情多了点。
        • “后来满清入关,嘉定屠城,扬州三日,真是血债累累。” --夏河同学,仅从这句话就知道您不过是个抄书背书的主。在这里洋洋洒洒写这么多是唬谁呢?
          •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说为最终埋葬中华帝制立下了不朽功绩。但是革命已过,以搜求历史真相为己任之少壮考据新锐们,应该还历史本来面目。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革命大杀器:《扬州十日记》的真相与真伪

              作者:金满楼
              
               辛亥革命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革命党人的反满宣传,而其中最为成功的,
              莫过于揭发清初屠杀暴行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这些小册子对激发汉人的怒火帮助极大。从目前留下的各种辛亥回忆录来看,《扬州十日记》这样的小册子在革命党或者倾向于革命的年轻人中间传播极广,有的革命党在授算术课时甚至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为习题,问屠一次屠多少人,杀一日杀多少人,三屠与十日,得数若干等,大多数参与其事的革命者在回忆辛亥革命时都自承,其最初的革命动因均与这两本小册子有关。
              
               从实效上来说,“三民主义”固然是革命纲领,但远不如《扬州十日记》这样的宣传材料来得更给力,而就宣传效果而言,受众越是年轻,就越容易受到影响,如邹容在其所著《革命军》中坦然直承:“吾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吾读未尽,吾几不知流涕之自出也”;1907年安庆起义的领导者熊成基出身官宦家庭,原为纨绔子弟,读《扬州十日记》后流泪不止,遂与革命党人柏文蔚订交而后致力于革命;16岁的安徽少年张汇滔,性本倜傥,不喜词章之学,偶读《扬州十日记》后感愤泣下,后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志士;如此例子,举不胜举。
              
               民国名记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追忆:“我们那时候,大家对於种族革命,似很热烈。上海有章太炎等在那里鼓吹,苏州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然而一派自命新派的文人,亦常常以排满为革命先驱。清初文字之狱,最为酷烈,此刻则许多禁书,都在上海出版了,什么《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纪略》等书,读之使人心痛,使人发指”。
              革命小册子在湖北新军中流传尤广,革命党人朱恃三在1903年的日记中记载:“冬日初三日。今日下午,无聊甚,与袁君至东门郑宅,借回新书十余种,皆革命杂志也。如《新广东》、《浙江潮》各两册,又《扬州十日记》一册,《嘉定屠城记》一册”,他看完后“终夜未寝,恨豫酋南下,杀戮汉人如此之酷,反清革命,心不能忘”。
              据朱恃三的回忆,革命党人进入军营后,“暗以种种方法,循诱新军,以粗浅的小说文字,如唱词之《猛回头》、《警世钟》、《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等,使其愤怒报仇之心,而坚其反清革命之念。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在五路小学以及文武普通、湖堂,都是用这个办法。几个高等学堂中的学生,将粗浅的小册子阅后,即转送别人(小学或私塾学生)。当时虽说禁革命书报,尚不甚严,各县学堂也无向官厅告密的”。
              
               同为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江炳灵也回忆说,“当时革命刊物很多,但为免麻烦,多由口头宣传。宣传内容,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太平天国檄文中‘忍令上国衣冠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之句,也时常引用。……刘成禺、蓝天蔚、程明超等在日本刊行《湖北学生界》杂志,输入内地,湖北军、学各界,大受其影响。《孔孟心肝》、《扬州十日记》等,为军中正课外经常读物”。
              南方新军中流传《扬州十日记》等小册子时,北洋军中也在暗中传播。时为北洋兵士的冯玉祥在回忆录里清楚的记得,“有一天工兵营排长孙谏声到房里来,我正在看曾文正公家书,他就很不高兴地说:‘你还想当忠臣孝子吗?’我说:‘当忠臣孝子难道不好不成?’他说:‘当孝子,我不反对;当忠臣我可不赞成!’又说,‘等一会儿,我拿两本书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的话不错了。’他把两本书拿来,一本是《嘉定屠城记》,一本是《扬州十日记》。记得他给我这两本书的时候,神色上很有些不寻常,他向四周巡视了一会儿,才从腰里掏出书来。送给了我以后,很郑重地和我说:‘没人的时候,你再拿出来看,千万不要叫别人看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据冯玉祥自述,他在看完之后震动极大,“关于满清种族上的怨仇,以前我虽然知道一些,但仅仅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满清入关的时候,虐杀汉人的种种事实,我是丝毫都不知道的。等我看完这两本血泪写成的书,我出了一身冷汗。闭起眼来,看见靼子们残酷狰狞的面目,听见数百万鸡犬不如的汉人的惨号,不由我咬牙切齿,誓志要报仇雪恨,恢复种族的自由。”
              
               《扬州十日记》给年轻的革命党人留下了极为深刻而沉痛的印象,武昌起义前夕被捕的革命党人彭楚藩在临刑前索笔书供:“鞑虏入关,残暴已极,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各省驻防,残民以逞。使我炎黄华裔,皮骨仅存”;与彭楚藩等人一同被捕的革命党人牟鸿勋(两湖书院学生)在审讯时大呼:“我所读的,是《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与清初文字狱中遭杀身灭祖的吕留良、戴名世的著作。清廷虐待汉族,对读书人杀得尤惨,兴汉灭清,是我的素志!”
              
               在这种激愤的情绪下,就连保皇派骨干、大才子梁启超也在与革命党人的论战中承认:“每读《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未尝不热血溢涌”;“屠城、屠邑皆后世民贼之所为,读《扬州十日记》尤令人发指眦裂,故知此杀戮世界非急以公法维之,人类几乎息矣。”
              
               《扬州十日记》只是一本八千余字的小册子,但它对辛亥革命的鼓动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上,这本“功勋著作”本身就充满了神秘,究竟是谁创作了这本书、书中描写是否属实、它又是怎样被发现及传播的,这一切都存在着不小的争议。
              
               据陈天华在《狮子吼》中所说,“当时有一个遗民,于万死一生之中逃出性命,做了一本《扬州十日记》,叙述杀戮之惨”,这本清初即写就的小册子在之后两百多年中籍籍无名,但离奇的是,它一直静静的躺在日本图书馆中等待着清末留日学生的无意发现,然后革命党“印了输入中国,希望使忘却的旧恨复活,助革命成功”。由此,很多人怀疑这本小册子与日本人有潜在的关系,甚至就是出于日本人的阴谋或是伪造——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自承,1897年他与谭嗣同、唐才常等人主持湖南时务学堂时,曾向学生宣扬民权思想,抨击科举失政,并“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结果学生们在年关放假回家后,“把课堂讲义出示给亲友们看,整个湖南瞬间哗然。”湖南士绅一向守旧,在王先谦、叶德辉等人纠劾下,梁启超等人被迫离开湖南北上,但北京的变法也很快宣告失败,梁启超在“日本友人”的帮助下,化装进入日本使馆避难。营救梁启超的并非他人,正如赫赫有名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宗方小太郎1884年即来到中国,此人精通汉语,通晓中国文化,在甲午战争中对母国贡献颇大,《扬州十日记》的重出江湖并大行其道是否与之有所瓜葛,尚不得而知。
              
               晚清以降,梁启超并不是最早接触《扬州十日记》的,革命元老冯自由即在《革命逸史》中的《革命初期之宣传品》一文中称,“兴中会初期,文人墨士极感缺乏,所用宣传工具,仅有《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及选录《明夷待访录》内《原君》、《原臣》单行本数种”,他对后者不甚了了,但前者“则作小说读之,篇末之多尔衮、史可法二书,更能背诵不遗一字”。冯自由还在自序中特别说明,《扬州十日记》这些禁书“均由余店代为印刷”,时间为兴中会成立初期。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曾遍发文告以挑拨满汉关系,以利于其军事行动,而兴中会则成立于甲午战争期间(1894年美国檀香山),横滨分会成立于次年,由此可以推论,冯自由在横滨印刷《扬州十日记》当为甲午之后而在戊戌变法之前,那梁启超“窃印”的《扬州十日记》及后来留日学生在日本图书馆中发现的是否就是横滨版本呢?这个却又未必。
              
               据晚清名士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的记载,“是日借得《荆驼逸史》二十八本,所收共五十种,皆纪明末丧乱事由。惟《东林本末》、《平蜀纪事》、《榆林城守纪略》、《扬州十日记》、《东塘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对不起,屠嘉定,扬州,我还没有考证过,所以只能按引主流之说。您的意思,是否满清入关占领中国,完全是和平解放,从未屠杀过老百姓?
              摘录你这篇引文的一句话:

              牟鸿勋(两湖书院学生)在审讯时大呼:“我所读的,是《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与清初文字狱中遭杀身灭祖的吕留良、戴名世的著作。清廷虐待汉族,对读书人杀得尤惨,兴汉灭清,是我的素志!”

              请教您的意思,革命党人抛头颅撒热血,总不至于是脑子进了水吧:)
              • 这话强词夺理,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政权更迭都不是和平解放,不需要你考证,你都可以说血债累累。那么这《新过秦论》也没必要大费笔墨铺陈叠新了。从鲁迅时代就有无数偏爱打死老虎的热血青年。满清maybe-died,历史真相不能满嘴跑火车。
                • 这就奇怪了,我有根有据,您说我满嘴跑火车,未免言过了吧?您自己转的这篇文章里,也说没有证据表明《扬州十日记》是伪书啊。您要是能举出史证,否定扬州和嘉定的大屠杀,说明你的真相,我洗耳恭听:)
                  • 如果把忽悠历史当作科学研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论,就象几何证明体系一样。如果你在清朝入关初期的历史上以煽情为主,不难想象你对秦的评价也是态度决定论据的取舍。事实上你的立论是有硬伤的,秦
                    根本不是速胜速亡的,秦的胜利实在是几百年经营的结果。学数学的人知道有很多函数有突变的点、甚至不连续。学物理的人知道不必担心,剧变需要巨能,数学模型太简化。
                    • :) 您总不能拿数学模型来证实历史吧? 还是希望您拿出证据来证明我在忽悠。毕竟扬州十日记不是我写的,嘉定三屠不是我创的。倒是请问您的根据在哪里?
                      • 不是你写的、不是你创的就可以不加思索地用来煽情,这么浮躁的心态,要为历史拨乱反正真应了“四两拨千斤”的古话了,但愿你取得成就。我给你提供的东西不难理解,对你的事业也有帮助。之所以这样回避还是放不下架子,既然在乎面子就不能太猖。
                        • 我又太猖了,一个帽子比一个帽子大啊:) 如果你对我引用的信息有不同意见,是否应该有理有据地驳一下信息本身呢? 百年来多少学者大师包括孙中山先生也是这么引用的,您尽管用这种攻击性的言辞来掐我一个小罗卜头,未免有点过了吧?
                          • 我不是一开始就给你了吗?对你这样的历史老学究根本就不复杂。你回避、你煽情、你诡辩。--这是一种律师和政治家的态度,不是把历史做为科学来研究的态度。孙中山的是非功过我不会和你摆在一起讨论。你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历史学者,不是吗?
                            • 那就恕我直言了。科学的态度研究历史,就是要讲求通过实证推导出结论。您转的文章我看了,依据根本站不住脚。论点模糊含混。这样的东西你拿出来说我满嘴跑火车?
                              您转的这篇文章一大半篇幅在说革命党人如何用这本书鼓吹革命。鼓吹革命就能说明这本书是假的吗?

                              内中仅有一段对杀戮80万人提出质疑,说"8万或许是有可能的"。但也仅一笔代过,没有更多考证。拜托,"可能"谁不会说啊?

                              另外一大半就说《扬州十日记》的文笔太煽情,描写很多强奸虐杀的场景。这也能证明这本书是假的? 照您这个逻辑,那南京大屠杀的回忆录基本都是假的罗?

                              最后摘录一段你引文中的原话:"从《扬州十日记》的版本路径追踪来看,至少能说明它并不是有些人说的“伪书”,但书的内容是否被人窜改,今日流传之版本是否就是道光年或乾隆年之版本,则需要进一步的考证。"

                              这个作者想要跟上时下流行的历史翻案风,哗众取宠,却既舍不得下功夫研究,又心虚胆颤,底气不足。直可一笑置之也。

                              我本文写的是秦史,没有义务也没有那个才能去和你考证《扬州十日记》的真伪问题。我建议你有兴趣的话,自己去找一些可信的东西来佐证你自己的观点好了,我来看看你考证得怎么样如何?
                              • 你是在研究秦史,但是你是对比着研究,在很多回帖上也是秦、清对比着说,不研究清怎么随便和清对比?不能说别人没有花你那么多功夫就不能指出你论点、论据和分析方法上的问题。要是那样当个专家也太容易了。而且你批评的很多流行的东西你正在做。不懂。
                                • 论点和分析方法,你我都算不上权威,都是主观的东西罢了。至于说论据,我还是那句老话,希望你能提供客观的依据,证明我在忽悠,在满嘴跑火车。如果你拿不出来,就没有必要再探讨下去了。
                                  • 其实这点争论引发自你那句煽动种族仇恨的套话,那只是你长篇大论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句。倒是引着我跑到天涯细细读了一遍你的大作,内容了无新意,承转启合一惊一乍,结论突兀。正应了你论点论证都是非常主观的东西的话。客观地说,
                                    还不如梁效、齐思鼎的文章能立得住,当做一碗饭吃绝无可能。
                                    • 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象日本人那样以回避和否认为出发点,恰恰是种族矛盾的根源。铁木尔老师这两天动不动给我扣大帽子,现在又加上煽动种族仇恨这么严重的罪名,恐怕不甚妥当。
                                      拿我的水平跟梁效、齐思鼎相提并论,这实在是太抬举我了。我也用不着靠这个吃饭,大可不必担心的。

                                      至于说主观,您至今除了攻击性的言辞,还没有提出任何真材实料来推翻历史。相信明白人都看得出来谁更主观吧? :)
                                      • 请您不要叫我老师,我不寒而栗。你说,“每一个民族都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 那么你先教教我,让我看一下你怎样正视你的民族的历史的。怕是我们都在斜视自己民族的历史呢。
                                        • 这篇文章里就曾提到一处,也许你不曾注意吧。那我不惮其凡摘引一下给你看。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又是一部民族间的吞并史,最终形成今天 的所谓汉族,这一过程至今并未停止。您攻击我,又能证明什么呢? 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吧。
                                          "自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死后,匈奴已经请和。汉武帝仍派李广利远征大宛、灭楼兰,掳车师、屠轮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针对匈奴的民族自卫,到这时已演变成一场可耻的侵略战争。"
              • “革命党人抛头颅撒热血,总不至于是脑子进了水吧:)”--革命党人抛头颅撒热血是事实,但并不能有效地支持你有关血债累累的的煽情。如果你不以做学问讲逻辑为底线,还谈什么?
      • 3."严刑繁诛"的背后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有人可能会说,残暴不一定是指对外,对内也要算。

        人们听到秦朝这个名字,总会联想到严刑峻法。象出了名的"连坐"之法,还有连"弃灰于道"这样的小事也要受黥刑。老百姓姓动不动就犯法,不是掉脑袋,就是整成残废,真是“劓鼻盈蔂,断足盈车”、"赭衣塞路,囹圄成市"①。

        最吓人的是,商鞅变法时"一日临渭而论(处决)囚七百人,渭水尽赤"②。这些还不够残暴么?

        问题是,我们可能又一次被史书给忽悠了。

        首先,商鞅一天杀七百人这件事,《史记》中不见记载,却出现在其后西汉末刘向的《新序》里。而刘向著书,胡遍乱造的东西很多,可信度很有疑问。但是秦代的法治如何严酷,历来只能以汉代人的描述为定论,例如上面提到的写的《汉书.刑法志》。好在现代有云梦出土的秦简,又一次颠覆了我们的成见。

        据秦简中的所见《秦律》,对于涉及金额六百六十钱以下的偷盗罪,只处以黥刑和劳役。

        相比之下,魏国李悝所制《法经》里,连路上检到钱揣自己兜里,都要挖膝盖骨(“拾遗者膑”)。而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则规定,故意让自己的牲口偷吃别人牧草,要处以死刑。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的确, 秦国从商鞅时代起,就出现了很多残忍的肉刑,例如黥、劓、刖、膑、宫、斩脚趾等等。不过云梦秦简中又显示,这些可怕的刑罚,原来却时常转换成罚款,或可通过交钱来赎免,称作"赀钱"或"赎钱"。盖因秦人并非傻冒,知道劳动力金贵,不能动辄把人搞残废。所以各种肉刑甚至死刑,都各有明码定价,童叟无欺。

        那么是不是交不起钱的穷人就要受刑了呢? 也不是。因为这种赎金居然跟现在买房一样,是可以分期付款的。关于这一点,一个更加有趣的现象反映在湖南里耶出土的秦简中。

        话说里面有一批阳陵县催督下属乡邑追讨罚金的文书,欠款人多是现役戊卒,所欠的钱从一万钱到数百钱不等。从时间上来看,这批文书已经在各级政府间辗转数年之久,也没有讨回一文钱来。大概这些穷光蛋本就不名一文,交不起钱,徒然浪费几根竹简,官府居然也就莫可奈何,不了了之。

        ①《汉书.刑法志》-班固
        ②《新序》-刘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经济犯罪自然可以宽免,不过其他的罪行就未必。比如,陈胜吴广遇雨失期,犯法当斩。
          • My friend, your knowledge is a bit outdated.:) Let me help you.
            据《秦律十八种·徭律》: "御中发徵,乏弗行,訾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訾一盾;过旬,訾一甲;其得殹(也)及诣水雨,除兴 "

            遇“水雨”而导致徭役征发“乏弗行”和“失期”, 官吏和服役的人, 是免除罪责的,更不会被处死。
            • 陈胜等人是“適戍渔阳”,是否是普通的徭役,尚待考证。適字本身,有责备,惩罚之意,比如贬谪。陈胜等人是否是犯小错被惩罚,已经不可考了。秦刑严苛,杀头大罪,当事人不可能搞错。何况国内教授们的水平也不敢恭维,所以你的说法并不可靠。
              • 是否。。。尚待考证。。。已经不可考了。。。所以你的说法并不可靠。That is a very interesting logic. lol
                • 你的推理中不可考之处很多,所以你无法得出结论说,史记中是错误的。
                • 你打算推翻史记中的结论,精神可嘉,但是显然需要更认真的考证才行。
                  • 如果这位同学没有看到我的考证,那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认真看。当然,如果你能提出你的考证来推翻我的考证,不胜欢迎。:)
                    • 我前面已经讲过了,可能你理解能力不强,就再重复一下。陈胜等人是“適戍渔阳”,不知道你是否考证过“適戍”的法律等同于普通的徭役。缺乏这一步考证,你罗列出的徭役的法律,就不适用陈胜的情形。
                      • lol 其实我本不想指出来的。"適"是"适"的繁体字。 "適"非"谪"也,大哥!
        • 哈哈,谢谢,又学习了。想不到秦朝时就这样了,看来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进步太多。
      • 4. 谁比谁残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当然,说起秦朝暴政,不能不提有名的"暴君"秦始皇本人。不过奇怪的是,纵观《史记》,只有引叙贾谊评论秦始皇"不信功臣,不亲士民"之类,都是些空话。除了"焚诗书"、"坑术士"以外,却几乎找不到什么具体的暴行。

        秦始皇在位时,除了坑了四百多儒生,最有名的只有两件大案:嫪毐的谋反被诛,和丞相吕不韦的获罪赐死。这两个都是秦始皇深恨之人,但嫪毐党羽只不过枭首二十余人,其余的四千余家夺去爵位,迁移入蜀,转年秋季便又全部赦免。

        吕不韦门生宾客众多,也只是按律将其中五百石以下官员迁移於房陵,连爵位都还保留。六百石以上官员,敢于凭吊哭丧的,才夺其官爵,迁移於房陵而已。

        由是看来,法令严苛也有严苛的好处。至少照章办事,一视同仁,君王也不能因个人好恶而任意胡来。反过来看看那位被捧得很高的汉武帝刘彻,搞政治迫害可算好戏连台,一出比一出热闹。

        这位号称"千古一帝"的刘彻,又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概括道:"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而且“用法严,多用深刻吏"。刘彻用法严到什么程度呢?

        元狩六年(前117年),一位“以廉直”而位“至九卿” 的大司农颜异,被酷吏张汤告以"腹诽"的罪名下狱论死。"腹诽",就是在心里面诽谤。请问你拿什么证明自己在心里面没有诽谤?所以只要沾上这一条罪,你基本上是死定了。

        就为了这位"忌刻寡恩"的皇帝,与他同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专门添了一部《酷吏传》。而"酷吏"一词,最早就是从汉武帝的时代开始见于史册的。

        汉武帝一生重用过酷吏张汤、赵禹、江充等十一人,屡兴大狱, 每一次规模都堪比后来清代的文字狱。而且他第一次大开杀戒,还是先拿亲戚们开的刀。比如著《淮南子》的那位淮南王刘安,还有衡山王、江都王,都先后身首异处,株连万余人。

        最为骇人听闻的,还要算他晚年掀起的那一场声势浩大的巫蛊案。汉武帝曾经很迷恋神仙方术,上行下效,民间搞巫神鬼道之风极盛。但是到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老迈多病的汉武帝开始怀疑有人用巫术"咒诅"害他,便在长安大肆搜捕所谓行"巫蛊"的人,一时间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八年后的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巫蛊之祸发展到了高潮,从京师、三辅蔓延到全国各地。官吏带着匈奴来的胡巫抓"坏人"。凭胡巫的一句话,就随意捕人,"烧铁钳灼"。绅民百姓屈打成招,相互攀告,无辜牵连被杀的先后共达数万人之多。

        权力高层也倒了大霉,丞相公孙贺家被灭门,汉武帝的亲生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甚至大英雄卫青的儿子长平侯卫伉,都未能幸免。到最后,连太子刘据也被逼造反,于长安城中同"保皇军"混战旬月,最后事败被杀。

        数年以后,汉武帝又回过味来,深悔逼死亲生骨肉。对"清洗者"展开了又一轮"大清洗"。

        于是,凡在巫蛊案中用"鲜血染红顶子"的新贵,全部被论罪处死,很多还被灭族。其中为首的司隶校尉江充,虽然本人早在太子刘据兵变时已被杀,本算是因公殉职的,结果其亲属竟也落得个"族灭",而二号人物宦官苏文,则在长安的横桥被当众烧死。这一来,又是几千人头落了地。

        如此种种,足见秦人的所谓残暴,远远不能望后人项背。秦始皇的"威刑",同"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比起来,可是要慈祥多了。嚼情的是,汉武帝死后西汉依然兴旺发达,秦朝却二世而斩了。可见残暴亡国说,也盖不足道。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秦始皇修阿房宫,骊山陵,用工70万。30万大军征匈奴,30万民工修长城,50万大军征西南,当时全国才2000万人口。所以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这个苦字,反映了残暴的情况。民心思变,才有了天下大乱的景象。
        • 汉武也真倒霉,干那么多坏事,还留了那么文人下来,把他的坏事都给写下来了。还是始皇帝聪明,知道文人误事,来了个遗臭万年的焚书坑儒。他这一创举可能也给后世的统治者们开了窍,brainwashing很重要。
      • 5."穷兵黩武"?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现代人还有个流行的观点,认为秦朝的灭亡是由于秦始皇过于穷兵黩武。乍看起来好象还有点道理。

        几百年血腥厮杀刚刚结束,急需休养生息,秦始皇不顾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却连起大军,北驱匈奴,南并百越。不但消耗财力,兵役之重亦令百姓不堪承受。史谓:“秦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秦民见行,如往弃市” ①。为防范匈奴而修筑的长城,更是害民不浅,古人有诗为证: “嬴政驭四海,北筑万里城,民命半为土,白骨乱纵横。” 怎一个惨字了得!

        支持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似可信手拈来 - 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首倡者陈胜和吴广,便是在被征赴戍所的途中鼓动戍卒揭起反旗的。

        扫兴的是,我们又一次被史书给骗了。

        首先,秦朝修筑长城是不是真的死了那么多人,任何史籍上都一字未题,倒是后来的文学作品里渲染得沸沸扬扬。有鉴于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的杜撰,只好先把这段无头公案放下不表,先就有史可查的东西辩个分明。

        如果把秦朝当作一个片断割裂来看,主流的说法自然是天衣无缝。但历史就象挂历,翻来翻去,总能找到不少参照,问题也就一个个冒出来了。

        中国历史上能称为"穷兵黩武"的君主并不多,其中隋炀帝算是个坏典型。他连续三年,三次远征高丽,前后征发军士两百多万,尚不计数百万民夫。结果死伤惨重,生还者十无二、三。弄得天下尽叛,身死国灭,自是理所当然。不过另外还有一位热爱战争的仁兄,运气却要好得多 - 没错,又是汉武帝刘彻。

        刘彻此公,可是很了不得。灭匈奴,通西域,开疆拓土。虽然古代封建史家对他大多不感冒,但自从五四运动以来,百年积弱的中国人便把他奉为神明、中华民族的骄傲。"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现在还有很多人爱挂在嘴边。曾在CCTV热播的连续剧《汉武大帝》,那片头语还如同广告词般的来了这么一句:"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假如你知道这种"尊严"背后是怎样的难堪,将会是非常沮丧的。

        汉武帝征匈奴,始于元光二年(公元前129年)马邑之战,终于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李广利降匈奴。旷日持久的战争直打了四十多年,其中十万人以上的战役就有十五次。然而其"业绩"如何呢? 连武帝的子孙都不好意思替他粉饰,《后汉书·南匈奴传》一句总结之:“昔武帝殚极天下,欲臣虏匈奴,未遇天时,事遂无成。”

        "未遇天时"算是留情面的话。"事遂无成"的主要责任者,就是汉武帝本人。他好大喜功,每次出兵都大张旗鼓,押上天文数字的粮草军资,深入草原沙漠,与机动灵活,时分时合的匈奴骑兵周旋。不但很难捕捉到他们的主力,还时常遭到伏击。就算无功而返,自己拖死的人马比战死的还多。到最后,匈奴之患也没有根本解决,终两汉时期一直困扰着中原民族。

        提起征匈奴,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的辉煌战绩,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却极少有人注意为这些战果所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在此仅以第二次定襄之役为例。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卫青与霍去病将各五万骑出塞,俘斩匈奴约九万余级,自己的人员伤亡近五万。两路大军带出去总共十四万匹马,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了三万不到。

        象这样的损失,在历次战役中算是还好的。大多数时候,情况要糟得多。出征归来,"汉兵物故十之六七"、"人马百不余一"的惨状常见于记载。宋人吴箕在《常谈》中就毫不留情地揭露道:"卫青凡七击匈奴,斩捕五万余级。霍去病凡六击匈奴,斩捕十一万余级。然汉之所丧士马,殆不止此。定襄之师,马不返者已十一万匹。赵信,李广,李陵,李广利,皆全师陷覆,武帝之功微矣!"

        ①《汉书·晁错列传》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把汉武奉为神明、中华民族的骄傲"?笑话,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烂皇帝。一直都没有翻过身来。和平年代人口大规模减少,只有毛泽贼可以和他相提并论。
          • 容菜蔬学浅-那汉武其间,不是连年对外征战么?怎么称的上"和平时期"?人口减少大部还是战争死亡吧,苛政的非正常死亡不很高。by the way, i fan 汉武
        • 呵呵,秦皇汉武好纠结呀。。。总要这么比来比去的。。。
      • 6. 孰优孰劣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人马的损失是直观的,而每次远征匈奴所需的粮草物资,士兵的犒赏,四十年间花掉了多少,就更难以计数了。经济的消耗对西汉社会的影响更是深远而灾难性的。在此仅就匈奴战争开始前后,西汉社会状况作个对比,天壤之别,可见一斑。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初即位之时,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司马迁如此描绘:“汉兴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馀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而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普通百姓几乎人人供得起马匹,甚至聚会时连骑母马的都要受到排斥,被谢绝入内。连街道传达室老大爷都能吃上"粱肉"。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家给人足的图景。

        但是53年过去,汉武帝殡天西去之时,由于长期战争,社会和经济都已经千疮百孔:"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者半。蝗虫四起,赤地数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积至今未复"①。全国人口锐减了近一半。

        这就是所谓的"大汉天威"的锦衣下,掩盖不住的窘迫。

        说了这么多,那么现在来看看秦始皇的"军事扩张",又是怎样一个状况。

        秦军留给后人的印象是作风勇猛,攻击性极强。殊不知,秦军在战术上更注重防御。他们进攻,以防御性的进攻为主。即每临战阵,必先高筑墙,深设防。先立于不可撼动之地,发挥其最突出的远程弩箭的优势给敌巨大杀伤。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中,秦军就是这样以加大纵深防御,堵住赵国的优势骑兵,最终战胜了势均力敌的45万赵军。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也是采用这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于当年就把匈奴赶出河套地区,"秦遂取河南地"(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第二年再次出击,收复原属赵国的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阳山(今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今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仅用两年时间便结束了战争。

        关于对秦代兵役过重的指责,我们应该注意到:汉武帝时历次征匈奴的主力军多是征召"良家子",主要成份是自耕农和中小地主。战争的消耗,几乎毁灭了这个作为社会核心基础的阶层,丁壮人口锐减。时人描写当时的惨状:“军旅数起,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防御工事),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 ②

        而秦朝在南平百越的军事行动中,则"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等等有案底或被打入另册的的人成军,基本没有触动普通农民阶层。而这些出征的人在平略两广地区后,便得以恢复平民身份,留在当地立户定居,建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把蛮荒之野建设成帝国版图内的行政和经济实体。

        由此亦可看出,秦人的对外战争并非是为了炫耀"大秦天威",相反更注重实际的效益。首先,从对匈奴、百越的战争所得土地,大部分是可耕地。如对匈奴战争一告段落,便在河套地区设立九原郡,增置了十四个县,并"徙谪,实之初县"-安置罪谪之人到那里屯垦。两年后再"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去落户垦种,还每人"拜爵一级"作为奖励③。

        同时,把战国时代的燕、赵、秦原有长城连接起来,建成一条长达万余里的防线,把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广大地区包在国门之内。这样一来,新设郡县不再是拉锯的战场,可以进行正常生产,即便不能成为国家的"粮仓",至少经济上基本可以自给。

        与之相较,汉武帝为了打肿脸充胖子,在遥远的荒原大漠上设置戍所屯兵,依赖后方万里转输给养,劳民伤财。两者优劣高下,一望便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自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死后,匈奴已经请和。汉武帝仍派李广利远征大宛、灭楼兰,掳车师、屠轮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针对匈奴的民族自卫,到这时已演变成一场可耻的侵略战争。其与秦始皇相比,谁更配得上"穷兵黩武" 这一称号呢?

        ①《汉书·夏侯胜传》
        ②《汉书·贾捐之传》
        ③《史记-秦始皇本纪》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秦始皇是开国皇帝,汉武帝自然不如。他们两个比较,不过是最差皇帝争夺榜尾而已。胡作非为,该亡国却得到善终的皇帝多去了,并不代表胡作非为就是可以的。
        • 你列出这几条,在对照一下,唐哀宗,宋末帝,元顺帝,明思宗,清宣统,哪个有这么多恶劣的记录?
        • 所以他叫汉武嘛!你一定要抓他锦袍下的小虫子?汉武最终从防卫到进攻,也许是最好的防卫。可惜,天不帮,人已老。
      • 7. 关于"古"的忽悠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20世纪开始,另外一种说法也开始得到广泛认同。即秦朝对人民的沉重压榨和残酷剥削,是它覆亡的主因。 实际上,这种观点仍未跳出汉儒思想的桎梏。

        汉代大儒董仲舒说,秦时"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於古。","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①。这也是历代最普遍的认识 - 秦王朝横征暴敛,穷尽搜刮,以维持军事扩张和庞大的工程建设,老百姓温饱难继,"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①,难怪"海内愁怨,遂用溃叛" 了①。

        历代政论家常引此为戒。从上个世纪中期,阶级历史观盛行于中国大陆以后,尤其喜欢公式化地把所有封建王朝之垮台归咎于它剥削压榨,激化了阶级矛盾。这种认识固然不能说全错,但是若把历史的视野放得更广大一些,就会发现它亦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鉴于有些同学很喜欢问一个问题:"你说别人说的历史不准,凭什么你说的就准?" 的确,咱们穿越不回秦朝去,也没有学术权威的帽子,不能随便就说董仲舒胡诌。不过,只就经不起推敲的地方质疑一下,总是可以的。

        首先,说"三十倍于古"、"二十倍於古" -这个"古"的标准从何而来? 很奈人寻味。所谓的"古",依孟子所能追述的周代"井田制"来说,大致是各个封建领主分给其部民耕种十块田,收取其中一块田的产出为己有,正如杜佑《通典·食货典》所云:“夏之贡,殷之助,周之籍(或彻),皆十而取一,盖因地而税。”

        "井田制"看似负担很轻,实则在那种社会制度下,劳动者所有财产包括人身都属于领主,其身份更近似于农奴。而在秦代,则是以个人为单位直接向中央政府上缴赋税,与"古"代封建领主向上一级领主层层缴纳贡献,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根本无法相比较。

        且不说"井田制"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反正到了孟子的时代是已经荡然无存。

        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里一段对话当中,宋国大夫戴盈之就对孟子说:“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所谓"今兹未能", 只是婉转的说法罢了。事实上,别说"什一"了,《左传》里已经赫然记载着齐景公时: “民三其力,二入于公”。放在当今,就相当于66.7%的个人所得税,各位请想象一下那是个什么概念吧。

        当时列国诸侯为了频繁战争和享乐无度的需要,盘剥之法无所不用其极,百姓丰年仅足温饱,凶年则"强壮者流离四方,老弱即死于沟壑",难怪孟子也要痛责他们"是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

        看起来,"古"并不见得象汉儒们说得那么美好。那么秦以后的时代,是不是就好很多呢? 既然儒家喜欢借古讽今,那么就先来看一看董仲舒所在的"今"是个什么样子吧。

        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的时代。当时,由于军费浩繁、加上武帝"遂纵嗜欲,用度不足",盘剥之法无所不用其极。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增收"算缗钱",即对商人的存款征税。 为防止商人隐瞒财产,还出台了“告缗令”,“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即以被告者的财产一半为赏格。此令一出,天下人民纷纷互相检举,甚至多有诬陷他人求赏者,结果是"商賈中家以上大抵破"。

        倒了霉的不仅是有钱的商人,贫苦小民更加难过。由于对匈奴战争中马匹消耗过大,元狩四年(前119)起,按人头征收“马口钱”,并大幅增加供马匹草料的“刍稿税”。 其他车船税、牛羊税等等,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连三岁的小孩也要交税,《汉书·禹贡传》里说,“武帝征伐四夷,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 有的穷人实在交不起,以至于不得不弄死新生婴儿,惨痛如斯。

        这样的压榨无异杀鸡取卵,广大中小民户纷纷破产,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关东流民已达二百万人,还有四十余万人则没有户籍。天汉二年(前99)开始,南阳、楚、齐、燕、赵等地,农民起义频繁爆发,攻城掠地,诛杀地方官吏,统治几乎崩溃。武帝死后,整个两汉期间,虽然曾有过几次"轻徭薄赋"的短暂尝试,但大多数时侯盘剥有增无减。如此"暴政",应比秦朝相差无几,依然得以延续汉家二百年天下,而秦王朝却"二世而斩",命运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然而这不算什么,如果抛开成见,细察秦代之"力役"和"田租口赋盐铁之利"的实际情况,你就更加会感叹命运的不公了。

        ①《汉书·食货志》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你还是在两个烂皇帝之中比较,秦始皇在某些方面比汉武帝做得好,所以秦朝就不该灭亡。但是唐哀宗,宋末帝,元顺帝,明思宗,清宣统做得都比秦始皇好,他们找谁说理去?
        • 王朝更替的规律,你连个皮毛都没看到。
        • 不公,真的不公。说到赋税,皇帝们都一个样,秦始皇肯定也不差。可他确实就只有那么几年时间,命运造化呀!
      • 8. 秦代徭役有多重?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看起来所谓的"古"并不是黄金时代,那么秦代"力役三十倍于古",真相又是怎样呢?

        古代平民除租税外,还要承担政府派给的无偿劳动,官名为"徭",后来通称"徭役"。秦代的徭役繁重得出格-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几乎是常识,似乎在史籍记载中实证也不少。

        秦在统一天下之后,短短十几年间完成了多项浩大的工程,动用的人力相当可观。据说修筑长城,征用了四十余万"徒隶",筑阿房宫、郦山宫,"发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其他修"直道"、"驰道"、浚通水路,等等,调用上万"刑徒"的事经常可见。所以钱穆在他的<<国史大纲>>就断言:"秦政治的失败,最主要的在其役使民之力逾量"。

        可惜,钱穆固然学问渊博,但他对"科学史观"不太赞同,所以在这里犯了个先入为主的错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参与筑长城,修宫室的这些人,并不是一般的平民,《史记》中说得很清楚-他们是"刑徒",即是今天的"劳改犯"。

        在"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里,书生万喜良被抓去修长城,这是西汉时刘向在《说苑》及《列女传》里的编造。实际上,秦代所有见于记载的劳役,几乎都说明是用"刑徒"。这与钱穆说的"使民之力"的"徭役"是完全不同的。

        上文曾经提到,出于对劳动力的需要考虑,虽然秦时有很多吓人的肉刑,但其实大多数都被转换成劳役或罚金。交不起罚金的,就当作欠政府的债,最后也只有通过劳役偿还。

        这些"劳改犯"人名目繁多,不少到汉代还在依然沿用。按专业划分,有筑城(实际上负责所有建筑工程)的"城旦舂"、从事生产或家内仆役的"隶臣妾"(有时还被赏赐给有军功的人)、担当官府杂役、手工业生产劳动的鬼薪(男)和白粲(女)、以劳力抵债的"居赀赎责(债)";还有其他"役作"、"髠钳"等等,不一而足。

        他们的待遇并不完全一样, 但同时被征用去参与工程建设的时候,往往都被通称为"刑徒"。

        刑徒,在秦朝是有别于普通平民的一个特殊阶层。秦代法网密布,老百姓动不动就获罪。所以"刑徒"在人口中占的比重相当大,成为国家可以集中掌控的巨大劳动力资源。由于刑徒阶层的存在,秦代得以迅速完成许多耗费几十万人力的浩大工程。这些项目有些当然是为最高统治者的享受,如"大起咸阳宫室";但有的也为后世造福不浅。

        例如为加强西北边防而修的"直道",南起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北)、北抵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堑山堙谷,千八百里"①,两年半即粗可通车;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开始修筑"驰道",次年即可“东行郡县”②; 还有通往西南夷地区的"五尺道"和沟通岭南地区的"灵渠"等一系列的水陆交通路线,都是不过数年即成 。

        当然,大量平民获罪沦为苦役犯,不能不说是十分苛酷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劳改大多是有期徒刑,短则数月,多则数年,并非终身为奴。如东汉人卫宏写的《汉旧仪》就提到:“秦制,鬼薪三岁,女为白粲者,以为祠祀择米也,皆作三岁。” 服刑期满,还可"复身"为平民。

        那么反过来再看看秦代通常意义上的"徭役"之繁重程度,在封建历史上,是否真象传说中的那样鹤立鸡群呢?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一方面迫切需要劳动力,另一方面要靠天吃饭。然而秦代前后的许多封建政权,滥用民力、“失农桑时”的现象,不绝于史书。“苛吏徭役”,“征发如雨”③,往往对生产造成严重破坏。唐代杜甫的《兵车行》里,就有一段生动写照:"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在这一点上,秦朝政府的态度如何?下面就谨例举一下从出土秦简中找出来的几处记录,窥一管可知全貌。结果可是相当令人惊讶的。

        在云梦秦简中的《徭律》云:禁苑“其近田恐兽及马牛出食稼者,县啬夫材兴有田其旁者,无贵贱,以田少多出人,以垣缮之,不得为徭。” 意思是皇家禁苑的围墙,由县啬夫督促其旁田地主人,"无贵贱",按拥有土地的多少出人力修缮,明确规定"不得为徭"。

        另外在湖南里耶出土秦简中,发现了一则始皇二十七年二月,一个名叫"礼"的洞庭郡守向下属乡县传达的条令:“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责(债),急事不可留,乃兴 (徭)。” ④ 意思是运输物资的活计,要先使用刑徒,遇有紧急而情况人手不够,才能征民为徭。否则"不欲兴黔首"。(黔首为秦语,意即老百姓)。

        即便有些活计非要征百姓劳役不可,郡守"礼"也严厉警告说:"兴黔首可省少弗省少而多兴者,辄劾移县,县亟以律令具论"⑤ 。意思是可以减省民力,而没有减省的,负责官吏要受到县府劾责,按"律令"惩处。足见当时对于使兴发徭役的限制是多么严格。

        与此相反,仅以汉代为例,徭役就已经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官吏、豪贵都可以在国家本已沉重的徭役负担上,还随意征派民夫,简直罔顾小民死活,这在历史记载中十分常见。以至于汉宣帝于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不得不连下诏书呼吁,要“吏务平法”,不许“擅兴徭役”。

        皇帝虽然三令五申,但是根本于事无补。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最高统治者本身。想当初,汉武帝为自己修筑茂陵,征发了数以万计的农民,耗费了整整53年的光阴。汉儒指责秦代"力役三十倍于古",真象是在抽自己的嘴巴。


        ①《史记·蒙恬列传》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汉书·魏相传》
        ④ 湘西里耶秦代简牍J1[16]5号正面
        ⑤ 胡平生- 《读里耶秦简札记》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徭役是否繁重,需要看整体的社会劳动力。我前面的帖子,可能你选择性失明了,我再重复一下,骊山,阿房宫,征匈奴,长城等几个大工程使用了二百多万的劳动力,还不包括军队后勤的部分。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当时全天下的人口才二千万,这一点就很重。

          至于汉儒所述的三十倍于古人,确实有据的。远古的战争不频繁,政府架构松散,徭役相当轻松。每年只有2-3天的徭役,秦朝是1-2个月,确实是30倍于古人。这里是引用来的东西:

          西周时候徭役的种类、征调人数都有相当明确的规定,徭役的征调,同占有土地好坏和壮年男子的多少结合起来考虑。所征税者,谓“筑作、挽引、道渠之役,及口率出钱”。服徭役的年龄规定“国中”为20岁至60岁,“野”为15岁至60岁的男子。服役的天数每年平均不超过3日,上年3日,中年2日,下年1日。另外,减免徭役的条文也相当多,比如国中的“贵者、贤者、能者、服公事者、老者、疾者”都可以免除徭役。

          秦朝的徭役比以往的徭役要重很多。一个成年男子,每年要为官府服徭役一个月,轮流更换,同时,一生要到京师或边境戍守一年,还要为官府服力役一年。这比古代一年服徭役三天的负担来说,要高于原来的30倍以上。当时秦朝统一全国以后还继续进行统一战争,对北边的匈奴,东越、闽越、南越、西欧都发动了战争;另外还修筑长城、修筑四通八达的道路,大修宫殿、大修陵墓,秦始皇还多次出外巡游,这些军事、民用、宫室的修筑和建设,都靠百姓服徭役来承担。由于徭役负担过重,男子不足,妇女也被征调去运送粮草。有地无人耕种,老弱无人养活,冻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据估算,秦朝当时的人口约2000万,每年征发的徭役约在300万人口以上,服兵役的人口当在全国人口的15%以上。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lol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这就是你的考证啊? 我当是引用的什么呢,这不还是完全依照汉儒的陈辞滥调吗? 徭役的问题我正文中已经说得很清楚, 恐怕选择性失明的是你自己?恕罪我就不再回答你的疑问了。
            • 汉儒们说的“古”,如果指的是西周,徭役是一年两到三天,秦朝时候是1-2个月,30倍于古,基本吻合。如果你对此选择性失明,非要拿你定义的时间段,去推理汉儒们的倍数,显然是你赢了。
        • 汉书生们只敢说秦30times, 不敢说自己60times.
      • 9. "二十倍於古"的税收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秦代"力役三十倍于古",原来是一场忽悠。那么"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於古"呢? 我们再来破解一下。

        秦始皇时代征收赋税几何? 除了汉代人一些粗略的议论,具体的数据已无从知晓。让我们姑且相信班固在《汉书·食货志》内所说,是“收泰半之赋” 吧。根据唐初颜师古的注解:“泰半-三分取其二” ,那么跟前面提到的春秋齐景公时代 “民三其力,二入于公” 一模一样。这么看起来,不是"二十倍於古",应该是"同于古"才对。

        当然,仅满足于揪语言上的小辫子是不够的。下面,就来逐条看一看秦代的"田租口赋盐铁之利"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朝向人民所征的基本税收,分田租和口赋两项。而班固所说“收泰半之赋”,则明显是把"租"和"赋"混为了一谈,或者说包在了一起。实则两者是有相当区别的。

        "田租"就是以田亩为单位上缴的谷物。云梦秦简中的《田律》记载:"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每)顷入刍二石,稿三石"。"刍"指庄稼秆,"稿"是杂草,都是牲畜的饲料,并非正式的田租。作为正式田租的粮食应该交多少,可惜却没有提到。

        “赋” 的本意指因战争或军事需要而征收的税。到春秋时期,列国通常还是依据纳税人所拥有田产的多少而征"赋"的。到秦孝公时,则"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秦国便开始按户口征赋,后来秦惠王时吞并巴中,便规定:“其民,户出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鍭。” ① ,这就是“户赋”。

        到秦昭王时,最终改成了按人头征赋 ,称为"口赋"。这时候的秦国已经囊有空前广大的领土,正处在大统一的前夜,然而赋税反有所减轻。秦昭王划巴蜀地区为黔中郡时,"薄赋敛之,口岁出钱四十。” ② 这就是后代人头税的雏形。

        虽然秦朝同时征收"田租"和"口赋",但湖南师范大学冷鹏飞教授指出:"秦代农业税收主要集中在人口而不是土地"③ 。虽然我们在前文已经揭露汉武帝时也有"口赋",而且还不轻。但这一按人丁纳赋之法,自董仲舒开始就一直被历代儒家所诟病。乍一看,批评者似乎还满有道理-人本来贫富不均,不根据财产多寡来取赋,却让每个人平摊同样数额,这不是诚心欺负穷人么?

        宋元时代著名学者马端临的 《文献通考》就抨击说:“秦坏井田,任民所耕” ,对于每人占有耕地的多少,既无限制,又“无所稽考” 。结果还不拿土地占有量来衡量对个人“赋敛之厚薄” , 反而“ 舍地而税人”,简直是“ 其谬益此为甚矣。”

        马端临不知道,“ 其谬为甚”的,恰恰是他自己。

        ①《后汉书·南蛮传》
        ②《七国考·食货志》
        ③《论中国古代农业税制的发展演变及其社会效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秦朝的赋税二十倍于古,这个“古”依旧是指远古和平年代。比如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时期,战争频繁,税赋都已经大大加强了。至于齐景公是春秋后期,五霸争雄,斗争已经很激烈的。各国的赋税都远远高于远古了,二十倍显然不是针对这个时期。
          • “古”指远古和平年代。比如西周时期。这是你定的,还是董仲舒他老人家告诉你的?那夏、商算不算古?夏、商、周三代税制不同,到底二十倍于古以哪个古为准?井田制据说是十入其一,那秦高过它二十倍,就是要交200%的税? 您不是重考证吗?敢问证据何来?
            • 汉儒们定义的“古”和你定义的“古”,显然不是一个时刻。如果你要纠正他们的错误,首先要考证出汉儒们的“古”是什么时候。而不是自己任选一个时间段,然后就指责人家错了。对不对?
        • 假定都是66%, 到了秦, 比古代(且不说什么古), 生产力先进了, 那产出增加了, 那66%的total amount是不是也就比古代多了呢? 至于是不是多了20倍, 那就不知道. 但书生们说多了, 也许是指total amount.
      • 10. 马端临所不知道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战国末期开始,以自耕农或地主拥有土地产权的私有制形态,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核心,在华夏土地上延续了整整两千多年。马端临所生活的宋末元初,自然也包括在内。

        所以他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 -用自己所生活的时代经验去认识古代社会。而秦,偏偏又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国度,它与马端临所熟知的那种社会经济形态迥然不同。

        这话从何说起呢,就从上引秦简《田律》:"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的"受田"二字说起。受田,即“授田”。“所谓授田,就是国家把国有土地以份地形式分配给农民” ④。

        农民耕种"授田",并缴纳"田租"-当时与"口赋"并列的另一项主要税收。要注意的是,秦代的"田租"与后代的"田租"意义大不一样。后世的"租"是税-对田产收获所征的税目。

        但秦代的"租",却与今天租房租车交的租金是一个意思。云梦秦简中有一篇《法律答问》,提到如何监督基层小吏管理授田,便有 “已租诸民"一句,可知授田即等于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而收租。正如租来的房,住不住都要交租金,同理,授给的田,也不管你种不种,"无垦不垦" ,该交的东西一分不能少。

        这种授田制正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基本田制,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⑤。从商鞅提出 “制土分民”⑥ ,按户授田开始,发展到到后来的"计口授田",与秦国税制从按户征赋到计口征赋的演变恰恰吻合。而且田地既然按人丁来定额分配,那么田租实际上也是跟人走,秦国“ 舍地而税人”的原因,正在于此。

        既然土地由国家授给,那么生产所须的其他东西又从哪里来呢? 在《中国通史》一书中,白寿彝根据《秦律·仓律》中的记载作出了判断:"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还为农民提供籽种、耕牛和农具等土地以外的生产资料"。国家出地,出工具、出成本,农民只出劳力,几乎相当于国家的雇佣工人。这与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何其相似!只不过现在是交公粮,那时以交租的形式而已。

        总之,是产出的大部分归国有,小部分自留,就丝毫不奇怪。而汉儒不通,竟责之曰"见税什伍"、"收太半之赋",实在是出于无知。难道后来的封建时代里,自耕农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生产,交的税却几乎同样多,反倒还要公平些么?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已可明白。 秦朝那些所谓的残暴、奢侈、昏乱、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等等"罪行",其实都经过了相当的歪曲和夸大。这些所谓"暴政"之端,秦朝与后来的诸多封建王朝相比,差之远矣,更不可能促使它如此迅速的覆灭。

        这其中,以汉儒所书谬误最甚,而且由于后代研史多秉承汉代典籍为第一手资料,其流毒深远,误人多矣。

        这时候,有的看官难免要不耐烦而发问了:任你说得天花乱坠,那秦朝毕竟是二世而亡了。你说别人说的都不对,那么你倒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吓? !

        莫慌,解释要合理,不是三两句说得清楚。现在先给出一个提示:秦朝之所以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促使其成功的因素,也恰恰就是令其速亡的根源。

        不信么? 接下来就让我慢慢道来。千言万语,追本溯源,还得要先从商鞅变法讲起。

        ④ 白寿彝 -《中国通史·第三卷 上古时代》上册
        ⑤ 袁林 -《战国授田制试论》《社会科学》(兰州),1983年第6期。
        ⑥《商君书·徕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请问:秦国这种田制和税赋制度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相比,是不是先进的?可不可以说秦国是一个法制国家?
          • 当然是十分先进的,这也是秦国能够取胜的原因之一。但仅仅"法制"还不足以定义秦国的政治特征。在下一部"强国之路"里面,我会详细谈谈当时秦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我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觉得很惊讶的。
        • 连续9个帖子全是错的,倒也有趣。
        • 如此合理先进的租赁土地形式, 又不影响到统治阶层的金钱利益, 对统治阶层强化管理有益无害, 可为什么后世的皇帝们都不这么做呢? 他们应该没个笨的....
          • 很高兴,终于有人提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别急,等看完结局篇就清楚了。
    • 占个座,认真听。
    • 你写的么? 哇~~~太厉害了~~~崇拜你~~~~等下篇
    • 占座
    • 认真拜读了。。谢谢。。期待下文。。
    • 认真拜读了。。谢谢。。期待下文。。
    • 夏河同学见解幼稚可爱,可以转到闲聊灌水版,文字浅显,转到望子成龙版,给孩子们当中文教材也不错。
      • .请不要以这种傲慢地口吻交流。
        • 请不要用这种口气和别人说话。
    • 谢谢楼主博文。我感觉会有很多可讨论的话题。等俺慢慢看。
      • 谢谢版主!能引发讨论,那才是拙文之幸。此文里面很多话题其实是很有趣的。我会认真回答朋友们认真提出的质疑和问题。
        • 先是筛选一下“朋友们认真提出的质疑和问题”,不符合标准的话,就不“会认真回答”。
          • 不器哥, LZ不会也是你说的爱党ID吧? 怎么你这样重磅轰炸他?
    • 才子啊! 久违了. Welcome back!
    • 佩服。有理有据。
    • marked.
    • 记得以前读过篇文章,说秦以强力灭六国,并没有时间消化六国,使六国完全融入秦国的体系中。汉武,前边四五任都把国家融合好了,所以人口减半都没事。你所说的几条都有理,但秦始皇想一人把子孙万代的活都干了,过于使用他自己,也过于使用没有融合的民力,也是事实。
      • 很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无法完全解释从强盛到速亡这一剧烈的变化。容我慢慢道来。
      • 对外战争,对内维稳,都需要钱。汉武不过是碰巧有钱就是了,否则的话,就像崇祯一样,三饷加派,饮鸩止渴。
        • 怕不光是钱粮的事。时也命也。都是是乾纲独断。崇祯就赶上一次小冰川,自家乱了。秦也是自家乱起。武帝没内乱,外边打败了,再来么。
      • 政策上没有吸收进来各国的精英,武力上西北的戍边部队,南越的战争几乎抽走了秦国的主力精锐的半数以上,加上各地的分散驻军,事实上造成了咸阳空虚。这也为后来的二世无力应付各地的揭竿而起买下了伏笔。西汉在这一点上做的就很好。
        • "政策上没有吸收进来各国的精英"我以为是根本。英雄无用武之地不成。大乱一起,六国那么快的死灰复燃。。。始皇帝只会用蛮力,终是不成的。
    • 好文,顶一下。只是论据的份量和论证的展开,比较适合"补遗"型反抗正统学界观点,远不足支撑"颠覆"型结论。
      • 这位是识货的。但首章旨在提出疑问,还不是重点,颠覆性的东西在后面。
        • 夏兄莫非是要替法家”翻案“?:) -- 期待
          • 仅仅翻案是不够的。:) 本文的目的,正如引言中所讲,是要通过细说秦的速盛速亡。揭示一段长期被错误认识的历史的真面目。
            • 期待中。。。老兄好不好分部重开一页,这个贴有点太长了。
              • 可惜,第二部已经贴出来了,没想到跟贴这么多。我第三部从新开一贴如何?
                • 已经给你分割了。
    • 继续继续,等你们贴完了再欣赏。
    • 好文,虽然有些逻辑值的讨论,很期待你的结论是什么.
    • 好文好文。我给你提一个思路,秦速亡的一个原因是中原民众对于秦的文化不认同。秦本是一个小诸侯,军事上的胜利过快,却没有在文化上给民众一个归属感,使得民间反心太盛。这是外因。
      • 没有brainwash, 只知道烧书堵口了.....
      • 好,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这正是我将在后文中力图证实的一点。但不仅于此,还要说明另一个问题,满清入关也很快,人民反抗情绪更激烈,为什么秦、清命运如此不同?
        • 善于用自己人打自己人.
          • 没那么简单,请允许我先卖个关子,您看到后面就会明白。
        • 楼主对清史有没有研究?想聊聊。
          • 只敢说对皇太极之前的历史有点了解。
        • 啊,竟然让我蒙对了。
          • 蒙对了一半:) 人民的反抗,自古多有。象秦末那样三年颠覆王朝的却少之又少,又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