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转贴]清醒时的孤独:北岛的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作者:卢小雅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 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代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
  
  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诗人观察世界的视角与众不同,他总是以一种挑剔甚至是严苛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实生活,揭去其虚伪的面具,暴露出苍白的本质。北岛以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作出了自己的审判。在他早期的诗中,呈现出一个“对抗的自我”,他至死不渝地相信自己的追求是正确的,不可妥协的。如这首著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种句子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中包含的挑战宿命的信念却又坚定不移,给人一种绝望中诞生的勇气。这是北岛诗歌最大的特征。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看出北岛的早期,仍然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结。他的诗中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激情,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表现出舍生取义的气概。这首诗也许是北岛流传最广的诗,但却并非北岛写得最好的诗。诗歌中还是有着几许焦燥的心态,缺乏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入的反醒意识。相对来说,北岛的另一首名篇《宣告》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空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这首诗的特异之处在于它表达的依然是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信念,但却是通过反英雄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其实是将英雄的形象人性化了。只要敢于承担,凡人也能够成为英雄。而传统文学中那种假大空的英雄形象却在此被颠覆。在这首诗中,我们已经看不到传统浪漫主义诗人那种冲动的青春气质和天马行空的气势,但我们却能够从中读到更加现实的人生。在强权统治的时代,人首先必须为争取自己的基本权利而奋斗,而不是抽象地搬弄一些大名词。在北岛的诗中,这种对人性的呼告可谓无处不在,如《结局或开始》:“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在我倒下的时候/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雨夜》:“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笔/我也绝不会交出这个夜晚/我决不会交出你/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在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弧线运动后,中国诗歌的焦点又回到表现真实的人性上,这跟五四初期的状况是何等相似,历史似乎在跟中国的现代诗歌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北岛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冷峻的风格和坚硬的质地。或许过去的时代在他的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他在改革的春风面前依然坚持做一块拒绝溶化的冰。他的目光如电,直射阳光下的灰尘,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孤独的,这在他的诗中常有体现,如《迷途》:“一只迷途的薄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和弦》:“烟头忽明忽暗/野猫孤零零的/海很遥远”,《界限》:“对岸的树林中/掠过一只孤独的野鸽/向我飞来”。他的主观情感跟现实世界如此隔隔不入,这就造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一方面,他对“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深恶痛绝,企图用人性和理性的两大标尺对其进行审判。另一方面,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心中时时感到寂寞和无助。这两种情绪集结在一起,使他的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意识甚至体现在他的爱情诗中,如《无题》:
  
  把手伸给我
  让我那肩头挡住的世界
  不再打扰你
  假如爱不是遗忘的话
  苦难也不是记忆
  记住我的话吧
  一切都不会过去
  即使只有最后一棵白杨树
  象没有铭刻的墓碑
  在路的尽头耸立
  落叶也会说话
  在翻滚中褪色、变白
  慢慢地冻结起来
  托起我们深深的足迹
  当然,谁也不知道明天
  明天从另一个早晨开始
  那时我们将沉沉睡去
  
  北岛与同期朦胧诗人相比,具有更为清醒的思辩特征。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又是通过直觉性的意象表现出来的。隐喻、象征、通感,“蒙太奇”,这些艺术手法在他的诗中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他使用的诗歌意象瘦硬奇崛,如重锤出击,扑面袭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他善于使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悖论式警句,如《祖国》:“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靠着博物馆黑色的板墙”,《在黎明的铜镜中》:“在黎明的铜镜中/呈现的是黎明/水手从绝望的耐心里/体验到石头的幸福”,《诗艺》:“骨骼松脆的梦依然立在远方/如尚未拆除的脚手架”,这些句子都具有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感觉。这方面最为极端的例子是《一切》: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这里每一句都是战斗式的警句,直刺历史的纵深地带。而十数句一气而下,每两句中字数相对,读起来实有酣畅淋漓之感。由于大量使用跳跃性的意象,北岛的诗无疑也具备一些所谓的“朦胧”的特征。他的诗单个的意象也许并不复杂,但几个意象连在一起,往往造成诗歌的歧义和含混性。如他的经典诗作《触电》: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当我和那些有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它们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
  总把手藏在背后
  可当我祈祷
  上苍,双手合十
  一声惨叫
  在我的内心深处
  留下了烙印
  
  这首诗并不难懂,大致讲时代给人造成的心灵创伤。但由于作者用了超现实的手法,具体每句隐喻的对象是什么,却不容易求得确解。
  
  北岛移居海外后,仍坚持创作,从他主编的海外版《今天》和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的两本北岛诗集《午夜歌手──北岛诗选1972-1994》、《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诗选1993~1996》中可以窥见他的一些近作。北岛在九十年代以后似乎更加追求一种纯粹的写作,不指向明显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实际上他的这种诗风并非突如其来,早在1980年,北岛就提出,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但那时候的北岛虽然主张将诗歌从政治和极权意识中解放出来,却仍然强调在诗中贯之以人性的内容。而出国以后,他的关注重心转向文本的修辞方面。我们来看这首《过夜》:
  
    一条河把鳟鱼带到盘中
   烧酒兄弟和高梁父亲
   留我过夜,玻璃
   有凶手的皱纹
  
   旅馆接待员盯着我
   我听到他心脏的杂音
   那心脏忽明忽暗
   照亮登记表
  
   光滑的大理石上
   钢琴曲走调
   电梯把哈欠变成叫喊
   穿过灯光的泡沫
  
   风从舒展的袖子
   亮出轶事
  
  欧阳江河在为《零度以上的风景》写了一篇名为《清醒时的孤独》的序言,文中指出北岛的诗可以有三种解读方法:政治读法、系谱读法和修辞读法。但是无论哪种读法,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都不具备明显的可操作性。《过夜》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北岛过人一筹的敏锐的直觉,但他在八十年代的那种燃烧的激情和内敛的批判意识却消失殆尽。似乎是异域的风霜使诗人激越的内心平静下来,他依旧在引吭高歌,但他的黄金嗓子却更适合在沙龙式的贵族宴会中朗诵。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创造》:“船在短波中就行/被我忘记了灯塔/如同拔掉的牙不再疼痛”, 《关键词》:“关键词,我的影子/捶打着梦中之铁/踏着那节奏/一只孤狼走进//无人失败的黄昏/鹭鸶在水上书写/一生一个句子” 《围困》:“红樱桃被其词义嚼碎/把核儿吐向/盲鸟们俯冲的海”,这些诗句中昭示的修辞主义的特征非常明显。语词在相互撞击中投射出淡淡的迷雾,但大部分读者显然缺乏足够的耐心陪诗人在迷雾中寻找灵魂的微光。是诗人已经背离了时代,还是时代已经落后于诗人,这是很难说得清道得明的事。北岛在九十年代初写过一首《午夜歌手》,其中写到:“一首歌/是一个歌手的死亡/他的死亡之夜/被压成黑色唱片/反复歌唱。”我无意于渲染自己在读这些讖言式的诗句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失落与迷惘。

转自天涯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转贴]清醒时的孤独:北岛的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作者:卢小雅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生于北京。1969年当建筑工人,后在某公司工作。80年代末移居国外。 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现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大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是当代影响最大的中国诗人之一。
      
      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诗人观察世界的视角与众不同,他总是以一种挑剔甚至是严苛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实生活,揭去其虚伪的面具,暴露出苍白的本质。北岛以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作出了自己的审判。在他早期的诗中,呈现出一个“对抗的自我”,他至死不渝地相信自己的追求是正确的,不可妥协的。如这首著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种句子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中包含的挑战宿命的信念却又坚定不移,给人一种绝望中诞生的勇气。这是北岛诗歌最大的特征。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看出北岛的早期,仍然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结。他的诗中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激情,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表现出舍生取义的气概。这首诗也许是北岛流传最广的诗,但却并非北岛写得最好的诗。诗歌中还是有着几许焦燥的心态,缺乏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入的反醒意识。相对来说,北岛的另一首名篇《宣告》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空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这首诗的特异之处在于它表达的依然是一种近乎英雄主义的信念,但却是通过反英雄的方式来完成的。这其实是将英雄的形象人性化了。只要敢于承担,凡人也能够成为英雄。而传统文学中那种假大空的英雄形象却在此被颠覆。在这首诗中,我们已经看不到传统浪漫主义诗人那种冲动的青春气质和天马行空的气势,但我们却能够从中读到更加现实的人生。在强权统治的时代,人首先必须为争取自己的基本权利而奋斗,而不是抽象地搬弄一些大名词。在北岛的诗中,这种对人性的呼告可谓无处不在,如《结局或开始》:“我站在这里/代替另一个被杀害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在我倒下的时候/将会有另一个人站起/我的肩上是风/风上是闪烁的星群”,《雨夜》:“即使明天早上/枪口和血淋淋的太阳/让我交出自由、青春和笔/我也绝不会交出这个夜晚/我决不会交出你/让铁条分割我的天空吧/只要心在跳动,就有血的潮汐”,在经历了一个长长的弧线运动后,中国诗歌的焦点又回到表现真实的人性上,这跟五四初期的状况是何等相似,历史似乎在跟中国的现代诗歌开一个天大的玩笑。
      
      北岛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冷峻的风格和坚硬的质地。或许过去的时代在他的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他在改革的春风面前依然坚持做一块拒绝溶化的冰。他的目光如电,直射阳光下的灰尘,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孤独的,这在他的诗中常有体现,如《迷途》:“一只迷途的薄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和弦》:“烟头忽明忽暗/野猫孤零零的/海很遥远”,《界限》:“对岸的树林中/掠过一只孤独的野鸽/向我飞来”。他的主观情感跟现实世界如此隔隔不入,这就造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一方面,他对“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深恶痛绝,企图用人性和理性的两大标尺对其进行审判。另一方面,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心中时时感到寂寞和无助。这两种情绪集结在一起,使他的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剧感。这种悲剧意识甚至体现在他的爱情诗中,如《无题》:
      
      把手伸给我
      让我那肩头挡住的世界
      不再打扰你
      假如爱不是遗忘的话
      苦难也不是记忆
      记住我的话吧
      一切都不会过去
      即使只有最后一棵白杨树
      象没有铭刻的墓碑
      在路的尽头耸立
      落叶也会说话
      在翻滚中褪色、变白
      慢慢地冻结起来
      托起我们深深的足迹
      当然,谁也不知道明天
      明天从另一个早晨开始
      那时我们将沉沉睡去
      
      北岛与同期朦胧诗人相比,具有更为清醒的思辩特征。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又是通过直觉性的意象表现出来的。隐喻、象征、通感,“蒙太奇”,这些艺术手法在他的诗中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他使用的诗歌意象瘦硬奇崛,如重锤出击,扑面袭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他善于使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悖论式警句,如《祖国》:“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靠着博物馆黑色的板墙”,《在黎明的铜镜中》:“在黎明的铜镜中/呈现的是黎明/水手从绝望的耐心里/体验到石头的幸福”,《诗艺》:“骨骼松脆的梦依然立在远方/如尚未拆除的脚手架”,这些句子都具有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感觉。这方面最为极端的例子是《一切》: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这里每一句都是战斗式的警句,直刺历史的纵深地带。而十数句一气而下,每两句中字数相对,读起来实有酣畅淋漓之感。由于大量使用跳跃性的意象,北岛的诗无疑也具备一些所谓的“朦胧”的特征。他的诗单个的意象也许并不复杂,但几个意象连在一起,往往造成诗歌的歧义和含混性。如他的经典诗作《触电》:
      
      我曾和一个无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我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当我和那些有形的人
      握手,一声惨叫
      它们的手被烫伤
      留下了烙印
      
      我不敢再和别人握手
      总把手藏在背后
      可当我祈祷
      上苍,双手合十
      一声惨叫
      在我的内心深处
      留下了烙印
      
      这首诗并不难懂,大致讲时代给人造成的心灵创伤。但由于作者用了超现实的手法,具体每句隐喻的对象是什么,却不容易求得确解。
      
      北岛移居海外后,仍坚持创作,从他主编的海外版《今天》和台湾九歌出版社出版的两本北岛诗集《午夜歌手──北岛诗选1972-1994》、《零度以上的风景─——北岛诗选1993~1996》中可以窥见他的一些近作。北岛在九十年代以后似乎更加追求一种纯粹的写作,不指向明显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实际上他的这种诗风并非突如其来,早在1980年,北岛就提出,诗人应该通过作品建立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正直的世界,正义和人性的世界。但那时候的北岛虽然主张将诗歌从政治和极权意识中解放出来,却仍然强调在诗中贯之以人性的内容。而出国以后,他的关注重心转向文本的修辞方面。我们来看这首《过夜》:
      
        一条河把鳟鱼带到盘中
       烧酒兄弟和高梁父亲
       留我过夜,玻璃
       有凶手的皱纹
      
       旅馆接待员盯着我
       我听到他心脏的杂音
       那心脏忽明忽暗
       照亮登记表
      
       光滑的大理石上
       钢琴曲走调
       电梯把哈欠变成叫喊
       穿过灯光的泡沫
      
       风从舒展的袖子
       亮出轶事
      
      欧阳江河在为《零度以上的风景》写了一篇名为《清醒时的孤独》的序言,文中指出北岛的诗可以有三种解读方法:政治读法、系谱读法和修辞读法。但是无论哪种读法,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都不具备明显的可操作性。《过夜》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北岛过人一筹的敏锐的直觉,但他在八十年代的那种燃烧的激情和内敛的批判意识却消失殆尽。似乎是异域的风霜使诗人激越的内心平静下来,他依旧在引吭高歌,但他的黄金嗓子却更适合在沙龙式的贵族宴会中朗诵。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创造》:“船在短波中就行/被我忘记了灯塔/如同拔掉的牙不再疼痛”, 《关键词》:“关键词,我的影子/捶打着梦中之铁/踏着那节奏/一只孤狼走进//无人失败的黄昏/鹭鸶在水上书写/一生一个句子” 《围困》:“红樱桃被其词义嚼碎/把核儿吐向/盲鸟们俯冲的海”,这些诗句中昭示的修辞主义的特征非常明显。语词在相互撞击中投射出淡淡的迷雾,但大部分读者显然缺乏足够的耐心陪诗人在迷雾中寻找灵魂的微光。是诗人已经背离了时代,还是时代已经落后于诗人,这是很难说得清道得明的事。北岛在九十年代初写过一首《午夜歌手》,其中写到:“一首歌/是一个歌手的死亡/他的死亡之夜/被压成黑色唱片/反复歌唱。”我无意于渲染自己在读这些讖言式的诗句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失落与迷惘。

    转自天涯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拜托, 如果没有什么好的文字, 不要跟这个贴了。 不要亵渎原作者的文章了。我都不好意思了。
      • 你觉得好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觉得,你既然贴在公共论坛,别人就有回复的权力,相反你没有要求别人不回复的权力.
        • 带脏字的帖子也是回复人的权利, 却没有在这里显示的必要!!
          • 我说的话有脏字吗!!!!!!!!!!!!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 楼上那句话哪个是脏字?
            • 好像还有一句, 称某诗人是流氓..估计是这句惹的祸....
              • 谁说谁是流氓?
                • 呵呵...我可不想被删贴,其实都是很普通的话,就是多了"流氓"两个字...
                  • 如果不是攻击北溟是流氓,那有什么,有些诗人还以流氓诗人自夸呢,那有什么。
                  • 是不是班主刪帖用人工智能软件,自动搜索keyword比如LM什么的?
              • 那又不是我说的,他也想把帐算到我头上?荒唐
              • 鲁迅还说梁实秋是XX的,XXX的X走狗呐,怎么了? 欧,他不是在网上骂的.(我没有记错吧). 文人历来相轻. ~再跑题~有谁看过梁与韩菁卿(?)的那本情书?是我读过的PH值最低的书.
            • 不过你要看清楚北溟说的是“如果没有什么好的文字, 不要跟这个贴了”,这只是他个人的要求,而不是一种限制。你能给大家留一块比较清静的地方吗?拜托你了!^_^
              • 清静与否在你自己的心中,与他人何干?
                • 你说的是老和尚的境界,我想你我都没有到那个境界,无论你吵的嗓门有多大。呵呵,慢说我们是俗人,就是个中和尚,念经的时候总有蚊子聒噪也受不了呀!为北溟的这个贴子默哀3分钟,我不想和你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了,扯乎!^_^
                  • 扯得越远越好!加一句:你达不到的境界别人未必达不到!
              • 他个人可以要求,但是其它人并没有义务按照他的话做。
                • 你说的对!^_^
                • 吵架如果能解决问题,就不会天天都吵架了。^_^
                  • 天天都吵架, 说明吵架还是能被用来解决问题的.
              • 如果你觉得一个东西好别人就必须说好才能跟贴,还让我“不过你要看清楚北溟说的是“如果没有什么好的文字, 不要跟这个贴了””,什么逻辑,真搞不懂怎么会这样,不想听不同声音到公共论坛来干吗,找清静就找一没人的地儿欣赏自己去。
                • 他可是大隐隐于市.
                  • 他是谁呀?这么高的人得瞻仰一下。
                    • 北溟大概略略体会到当年北岛出名的味道乐.kidding :)
                      • 这方面咱体会不上去,现代诗中没见几个好的,说得难听点:还不如赵本山的大实话。有那工夫不如看点记实文学。不论怎样也不能说不和我一样的看法就不能跟贴讨论啊。要不在标题注明只允许自己常聊得来的RR之类的跟贴,也免得浪费
                        自己和别人的时间。那还不如打电话聊,还清静,上这显摆鉴赏力来干啥。
      • 你不想让人跟贴那你还往这转贴什么劲?
        • 赫赫. 老师都知道答案却总还来问学生. 霍霍.
          • 装?
            • 别误会, 不可能是说你. 我是说那种被人居高临下的感觉.
              • 我没说你说我,我是说你说那种人是在装大尾巴狼。。。^_^
    • 北岛,顾城,在他们的时代盛开过的鲜花,再看的时候已经有怀旧的味道了。时无诗人,常常会捧着被翻过百次的诗书叹息。呵呵,不过我个人还是更喜欢旧诗。看到redbird提到歌词,罗大佑的歌词还残存诗的痕迹啦!^_^
      • 可王菲,毛宁旧诗新唱实在是非诗非歌.~又跑题乐~.我觉得对文艺作品的喜爱乃至热爱,酷爱,不要上升到对文艺工作者的崇拜.毕竟他们有许多是评论家捧出来的.就象一位学术造诣颇高,却因一本小说出名的某老所说:
        知道蛋好吃,干嘛要问是哪只鸡下的?
        • 可是, 我要是不知道某只鸡经常下好蛋, 我又怎么能判断他新下的蛋是好是坏呢? 我要是把每个蛋都试过了, 不是又浪费时间又消化不良么?
    • 那本“五人诗选”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其中北岛和舒婷是我最喜欢的。现在读来,依然感受到诗歌超越时代的力量
      •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损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的肩头上痛哭一晚...舒婷的诗也曾经是记忆里的一个夏天
        • ...也更加感觉到这个时代的平庸...
          • 呵呵,大概北溟要为俺不美丽的见解羞愧啦。hehe, 没错,是时代创造了诗人
            • 同意! “时代创造了诗人”
        • 看文学作品, 最忌讳的就是移情作用. 所以读者的乐趣在于解剖, 也使一些晦涩而无聊的东西得以传世.
          • 我最怕的是语文里学鲁迅的文章,要解释加点的字.几乎每一句都加点呀,同学们,还是半文半白的.
      • 舒婷的<<致橡树>>。
    • 我狠喜欢他的诗,以前抄过整整两大本。。。
      • 好呀,我爹还给我抄过整本儿<<英语900句>>那.经历了从文化沙漠到信息爆炸,挺好玩儿的.
        •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