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蛋糕分三大类:
第一种是面糊类蛋糕(Batter Type Cake),比如奶油蛋糕和水果蛋糕都属于这类。面糊类蛋糕一般使用固体油(比如黄油)制作,需要使用泡打粉或苏打粉来帮助蛋糕膨胀。一年前,娃刚开始做饭的时候,做的蛋糕就是这种蛋糕。
面糊类蛋糕的好处就是无需打发,搅和搅和就能成。缺点就是刚烤出来的时候吃起来还不错,但是蛋糕肯定一天吃不完啊,放在冰箱里冷藏,黄油就凝固了,第二天再吃的时候必须加热一下才好吃。这种蛋糕香味浓郁,但质地紧密瓷实,糕体颗粒很大。要想得到口感细腻的蛋糕,就必须打发蛋液,让空气进去,支撑糕体,请继续往下看。
世上的第二类蛋糕是乳沫类蛋糕(Foam Type Cake),比如天使蛋糕,和全蛋打发的海绵蛋糕:包括瑞士卷(Swiss Roll)、和蜂蜜蛋糕(Honey Cake)。这种蛋糕的特点是在配方中几乎不含任何油脂,也无需任何膨大剂(比如泡打粉),而以蛋白起泡性,在搅拌中拌入大量空气,受热膨大。膨胀的气泡会让蛋糕的糕体更加绵密而富有弹性,但同时也为蛋糕制作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当你打开烤箱门的那一刹那,冷空气侵入,膨大的气泡遇冷急剧收缩,会造成糕体的塌陷和回缩,就不好看了!
世上的第三类蛋糕就是大名鼎鼎的戚风类蛋糕(Chiffon Cake)了。上面的海绵蛋糕出现于15世纪,但是戚风蛋糕最早由一名美国厨师发明,后在1948年将配方公诸于世,才逐渐流传开来。戚风蛋糕的英文名称为Chiffon Cake,是“如绸缎一般柔软”的意思。戚风蛋糕吃起来香甜松软,味道清淡不腻。在口感上较上面两类蛋糕,做到了极大的提升。戚风蛋糕是面糊类(含油脂)和乳沫类(需打发)蛋糕的综合。制作过程分两部分,分蛋(蛋白)打发后加入面糊搅拌,使用的油脂以沙拉油为主。这样即避免了第二天黄油凝固的问题,又造就了细腻的糕体。
Taiwanese Castella Cake 的中文名称是古早蛋糕,古早味蛋糕属于戚风蛋糕(Chiffon cake)的改良品种。古早蛋糕的制作方法,比戚风蛋糕多了两步:用“烫面法”加工,和“水浴法”烤制的蛋糕。因为在烤制的过程中,水汽的蒸发,使得古早蛋糕比普通的戚风蛋糕,口感更加湿润,细腻软绵,入口即化。
无论是戚风蛋糕,还是古早蛋糕,都需要分蛋搅拌,再进行混合。古早蛋糕只需要打发到湿性发泡,而戚风蛋糕要继续打发,直到干性发泡才行。打发过度的缺点是在烘培的时候蛋糕表面容易开裂,但是在蛋黄糊和蛋白液搅拌的过程中,湿性发泡要比干性发泡更容易消泡,没有气泡,就无法实现蛋糕细腻的口感。
娃是不甘于照抄人家的方子的,他取古早蛋糕和戚风蛋糕两者之长,创新了一种更简单,却又更容易成功的蛋糕,虽然制作方法更为简化,但是因为蛋糕的口感和古早蛋糕一样好吃,所以娃决定还是叫它古早蛋糕。
下面我详细解释一下娃的创新和简化。
1,采用戚风蛋糕的烘培方法,无需像古早蛋糕一样加油纸,也无需像海绵蛋糕一样加泡打粉。在烘培过程中,蛋糕模具和烤箱上部的加热棒之间要留足空间,面糊会依靠阳极模具底部和侧壁的支撑,努力向上爬升膨胀。
2,在制作古早蛋糕时,需先将原料中的黄油加热到70度左右,再把化成液体的黄油倒入面粉中搅匀,这一步就叫做 “烫面” 法。娃取消了“烫面” 法加工,用食用油取代黄油,这样在冰箱冷藏后,第二天食用蛋糕时,不会遇到黄油凝固的问题。第二天把蛋糕从冰箱里取出,直接吃到的口感是和刚出炉的时候是一样的好吃。
3,娃采用了古早蛋糕的“水浴” 法以及戚风蛋糕的“干性发泡”。这样做的好处是,烘烤的时候,由于烤箱内部湿润,蛋糕的顶部就不会因为“干性发泡”而开裂。而在蛋白与蛋黄糊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干性发泡”,也使得消泡的概率变得更小,对搅拌的手法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了。
4,娃的蛋糕在300华氏度或者150摄氏度的温度下烘烤45分钟之后,关火,但并不马上从烤箱中取出,而是要在烤箱中再放置15分钟。这样等打开烤箱的时候,烤箱内的温度和室温会进一步缩小,从而减小蛋糕内,受热膨胀的气泡,遭遇冷空气而急剧变小,造成蛋糕塌陷的概率。
5,娃的“水浴” 法强调倒入温热的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可以解决古早蛋糕底部过于湿润,没有成型的问题。也可以选择在预热烤箱时,连带装水的烤盘一起预热,让装水的大烤盘尽量靠近烤箱下部的加热棒,这样可以让蛋糕模具的下部温度稳定(接近水开的温度),使得蛋糕底部能够充分烤熟烤透。出炉后,才不会塌陷塌腰。
总结:按上面视频(2分钟)里交代的配方和方法,娃一共烤制了他发明的这种古早蛋糕三次,三次都大获成功,糕体膨大,毫不塌陷,质地软绵,口感湿润,超级好吃。下周会有视频讲解文章第一张图片,如何利用古早蛋糕体,得到一枚外有奶油杏仁,内有樱桃夹心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