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天龙八部中镇南王妃的族裔:白衣(百夷、白夷)还是摆夷


1.段誉父母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是天龙八部的一个关键

1.1最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书中是这样说的

段正淳的元配夫人刀白凤,是云南摆夷大酋长的女儿,段家与之结亲,原有笼络摆夷、以固皇位之意。其时云南汉人为数不多,倘若不得摆夷人拥戴,段氏这皇位就说什么也坐不稳。 摆夷人自来一夫一妻,刀白凤更自幼尊贵,便也不许段正淳娶二房。

1.2没有多妾,不能把甘宝宝、秦红棉、阮星竹带回大理,才导致段誉不知道钟灵、木婉清自己的妹妹,才有了他和钟灵、木婉清的故事;才导致乔峰不知道阿朱的父亲是段王爷,才有了“塞外牛羊空许约”的千古遗憾,乔峰才会决意一死以谢阿朱,最后为了消弭宋辽战争,悲壮自杀才会合情合理。

1.3摆夷人自来的一夫一妻,刀白凤公主身份的尊贵,让她接受不了段王爷在外面的拈花惹草,星夜离家出走

天龙寺外,菩提树下,化子邋遢,观音长发

才让身受重伤,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恶贯满盈重燃人生希望,也才有了主角——段誉的孕育,并在作品的最后峰回路转、出人意料。    

2. 摆夷人、而不是大理段氏的一夫一妻制

2.1这里说的,不许娶二房,是比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更加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大理段氏,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比如,新修版天龙八部,段誉最后就娶了木婉清、钟灵,在射雕时代,南帝段皇爷,有瑛姑刘贵妃,实际上一夫一妻多妾制,不是这里不许娶二房的一夫一妻制。

因此,一夫一妻制,如上面所引原文,是摆夷人,而不是大理段氏。

2.2今天的56个民族,并没有摆夷人。这一篇,就研究摆夷人是什么民族。

3.摆夷族称的来历

3.1维基百科是这样说的,

唐、宋的黑齿蛮、“ 金齿蛮”、“银齿蛮”、“绣面蛮”、茫蛮、绣脚,“白衣”可能与傣族有关(但有争议)。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白夷”、“摆夷”、“百夷”即为傣族。

我检索了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涉及到“摆夷”的,只有清史稿如下几条:

志一百九·兵五·土兵

古西南夷多盘瓠遗种,曰僚、曰伶、曰、曰僮、曰瑶、曰苗。其后蕃衍,有西番、僰人、摆夷、么些、佫人鹿、咱哩、惈、俍、瑶等目。

列传一百二十一

珠鲁讷,那尔氏,满洲镶白旗人…移军木邦,土司瓮团降,请于清水河招商复业,遣兵监焉。摆夷环歇等五十辈伪降,斩以徇。    

关于木邦,志一百十二·兵八·边防

乾隆三十二年,以木邦为通缅甸要路…

维基百科也说,

木邦,又称孟邦、孟都等,掸族土司。位于今缅甸掸邦兴威,萨尔温江之西。

江应樑先生在《百夷传校注》((明)钱古训撰,江应樑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36页

清人又将百夷写作摆夷或摆衣

维基百科说,摆夷是清朝、民国时期指称今天的傣族是有依据的。

3.2关于摆夷说法的来源,有各种说法。先说第一种:唐朝以来“白衣”、“百夷”的近音说法。

(1)唐代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蛮中》

大中时,李琢为安南经略使,苛墨自私,以斗盐易一牛。夷人不堪,结南诏将段酋迁陷安南都护府,号「白衣没命军」。    

江应樑先生在《百夷传校注》((明)钱古训撰,江应樑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34页认为新唐书上条为“白衣”首次出现,到宋代确指今天的壮族、傣族。    

方国喻在《元代云南行省傣族史料编年》(载《方国喻文集》第三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说:

南部傣族男女尚白衣服,即被称为白衣,久之所有的傣族也习称白衣的名称了。

还有各种蛮的称呼。《云南志校释》【(唐)樊绰著,赵吕莆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5年】第167页    

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并在永昌、开南黑齿蛮以漆漆其齿,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银齿蛮以银。有事出见人,则以此为饰,食则去之。皆当顶为一髻,以青布为通身裤,又斜披青布条。绣脚蛮则于踝上排下周匝刻其肤为文彩,衣以绯布,以青色为饰。绣面蛮初生后出月,以针刺面上,以青黛傅之。

 江应樑先生在《傣族史》第98页说

唐代以后,并通用金齿一名作为诸族的通称,其他名称则极少见到。

《云南志校释》

茫蠻部落,並是開南雜種也。「茫」是其君之號,蠻呼茫詔…婦人披五色娑羅籠。孔雀巢人家樹上,象大如水牛。

(2)宋代

在大理国时期,按照《大理国史》(段玉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的说法,在大理国前期,金齿诸部为大理征服,后期

尽管在形式上双方仍有隶属关系,而大理国则失去了对此一地区的有效控制。

在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七外国四》提到大理和宋朝廷的来往,有如下几次:    

政和五年,广州观察使黄璘奏,南诏大理国慕义怀徕,愿为臣妾,欲听其入贡…六年,遣进奉使天驷爽彦贲李紫琮、副使坦绰李伯祥…

七年二月,至京师,贡马三百八十匹及麝香、牛黄、细毡、碧玕山诸物…朝廷以为璘有功…已而知桂州周璘诈冒,璘得罪。自是大理复不通于中国,间一至黎州互市。

绍兴三年十月,广西奏,大理国求入贡及售马…

淳熙二年十一月,知静江府…欲制大理,当自邕管始云

(元)郭松年《大理行记》说

宋兴,北有大敌,不暇远略,相与使传往来,通于中国。

可以说,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宋朝廷和大理国的来往都不多,自然不会和隶属于大理国的金齿诸部直接交往。因此,宋史中没有关于金齿诸部的记载。

江应樑先生在《百夷传校注》第34页引宋赵汝适《诸藩志》、周去非《岭外代答》、张拭《静江府厅提名》、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法,宋代仍然称“白衣”。

(3)元代    

注:上图采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

①白衣、白夷

江应樑先生在《百夷传校注》34页认为,元代沿用“白衣”称云南境内的壮族、傣族,并举《元史·世祖本纪》卷十五如下为例

雲南省右丞愛魯上言:「自發中慶,經羅羅、白衣入交趾,往返三十八戰,斬首不可勝計,將士自都元帥以下獲功者四百七十四人。」

江应樑先生在《百夷传校注》35页又说,在元代中期以后,白衣已经不常用,而代之以称“百夷”或“白夷”,并举《云南志略》“金齿百夷”条如下予以说明

西南之蛮,白夷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风俗大概相同。

据《大理行记校注·云南志略辑校》(王叔武校注,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叙例(55页),《云南志略》的作者李京,出生于1251年(元宪忠元年),初稿成书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从忽必烈1271年建国号“元”到1368年元惠宗出亡为止,元代共九十七年。该书初稿成书时,元代已建国号32年,将近一半。    

李京自该书自序里还说

大德五年春,奉命宣慰乌蛮。比到任,值缅事无成,诸蛮拒命,屡被省檄措办军储事,乌蛮、六诏、金齿、白夷,二年之间奔走几遍。

但是,实际上,在世祖本纪里面,也有白夷的称呼。

本紀第十四 世祖十一

召能通白夷、金齒道路者張成及前占城軍總管劉全,並為招討使

因此,起码从元史来看,元初已经有白夷的说法。

②百夷

《元史》只有一条记录

卷一百六十三·列傳第五十·程思廉

二十九年…秋七月,併左右兩江道歸廣西宣慰司,置都元帥府,澤為廣西兩江道宣慰副使、僉都元帥府事。兩江荒遠瘴癘,與百夷接,不知禮法

从如下地图上看,这里的百夷是地名,更多指的是贵州、广西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八十一卷

廉右丞、张参政会王相第,呼金齿蛮使人,问其来庭之意及国俗、地理等事。言语侏离,重译而后通。国名百夷,盖群蛮之总称也。其地在大理西南数千里外,而隶六诏焉。

这里的“百夷”也是个地名,并不是民族。    

注:上图采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册:元明时期)

《大理行记校注·云南志略辑校》“金齿百夷”条

金齿百夷,记识无文字,刻木为约。酋长死,非其子孙自立者,众共击之…西南之蛮,百夷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风俗大概相同。

校注者王叔武先生认为,最后一句,总结之文,应与条首“百夷”相同,并引《圣朝混一方舆胜览·金齿百夷诸路·风土》修改为“百夷”。

江应樑先生、王叔武先生对《云南志略》中这句话是“白夷”还是“百夷”正好说明了元代白夷、百夷开始混用。而且不管是百夷,还是白夷,指的都是民族了。

(4)明代

明史《列传第二百一 云南土司》

景东…后为金齿白蛮所据。元中统三年讨平之,以所部隶威楚万户…十八年,百夷思伦发叛…因奏景东百夷要冲,宜置卫…    

《列传第二百二 云南土司二》

二十年遣经历杨大用往元江等府练兵,时百夷屡为边患,帝欲发兵平之故也。

大理时,为百夷所据。

大侯,蛮名孟佑,百夷所居。

又以往岁人至百夷,多贪其财货,不顾事理,贻笑诸蛮。

二十八年,缅国王使来言,百夷屡以兵侵夺其境。明年,缅使复来诉。帝遣行人李思聪等使缅国及百夷。

这里所言的“百夷”,指的是民族。

《百夷传校注》附录(明)李思聪《百夷传》

一指地名:

百夷即麓川平缅也,地在云南之西南。

二指包括傣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

其种类有大百夷、小百夷…以其诸夷杂处,故曰百夷

三指今天的傣族。后续又将“百夷”称做上述多个少数民族中的两个:大百夷、小百夷。并重点描述“大百夷”的服饰、礼仪、官制、婚姻制度等。

钱古训所作《百夷传》与此差不多,因为他们俩是一同出使缅甸回来写的。

(5)清代

除上面提到的清史稿,《百夷传校注》附录四:《四库全书百夷传提要》    

案百夷今做摆夷,译语对音,故无定字

这是说因为二者同音。但是,为什么同音就要使用“摆夷”儿子,没有解决。

3.3田汝康先生的田野调查:滇缅边地摆夷人的宗教仪式

田汝康先生于1940年11月至1942年5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对芒市那木寨做了田野调查,写成了《滇缅边地摆夷人的宗教仪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调查、描述了芒市那木寨——一个摆夷人村寨的“摆”,这一比男女结婚、泼水节还要重要,也是摆夷人最为重要的宗教和社会仪式。因此,从“白夷”、“百夷”到“摆夷”的转变,除了同音之外,也许以为中原汉人对摆夷人最为重要的宗教、社会仪式——“摆”——的认识。

4.刀白凤只能是白衣

4.1天龙八部时期,时当中原北宋。此时的刀白凤,不能称摆夷人,甚至连“百夷”、“白夷”都未能出现,只能称“白衣”。

4.2金庸先生按照民国的说法,称“摆夷”

国家民委网站引《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清以来称为“摆夷”。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傣族。

傣族为1949年后民族识别的名称,金庸先生民国时期受教育,50年代初赴香港,自然不会使用傣族这一族称。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